400-688-2626

打造新农行 服务新农村

来源:《求是》 2008-05-10 13:54:07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形势下,农业银行要通过深化改革,稳定和发展在农村地区的网点与业务,充分利用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形势下,农业银行要通过深化改革,稳定和发展在农村地区的网点与业务,充分利用在县域的资金、网络和专业等优势,更好地为“三农”和县域经济服务。

  
  这是国家发展战略大局的需要。目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三农”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需要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需要构建较为发达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和业务品种比较丰富的农村金融产品体系。农业银行是在全国几乎所有县域都设有机构网点的国有独资大型商业银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性质,决定了农业银行必须服从国家发展战略大局的需要,利用其自身优势担当起面向“三农”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责任,发挥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这是农业银行加快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支持下,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增强,县域中小企业加速集群化、板块化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增加,县域财政收入连年增长。“三农”事业的良性发展不断地衍生出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这不仅为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开辟了新的盈利空间,而且也为推动农业银行从同质化竞争转向城乡联动发展,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开拓县域和农村这个广阔的市场创造了条件。为此,从2008年开始,全行在县域组织的可用资金将全部用于“三农”和县域,县域增量贷款占全行增量贷款的比重在50%以上;在3—5年内发行金穗“惠农卡”1亿张;到2010年,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率达到70%,对农户的服务覆盖面达到30%以上。
  
  这是农业银行进一步夯实基础和拓展优势的需要。当前,农业银行拥有在全国银行中最多的网点,最大的从业人员队伍,覆盖面最广的电子化网络,最广泛的客户群体,功能齐全的业务产品体系和先进的科技支持系统,全行63.6%的网点、55.5%的人员、45.4%的贷款和54.4%的存款分布在县域,在服务“三农”方面具有其他金融机构不可比拟的优势。同时,在长期服务农村的过程中,农业银行也积累了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丰富经验,如江苏苏州、浙江温州、广东顺德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分支行,探索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功模式,云南文山、甘肃安定、湖北公安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分支行,则走出了通过支持特色农业、实现扭亏为盈的新路。这些都为农业银行履行好服务“三农”的历史使命,提供了宝贵经验。
  
  农业银行要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切实转换机制体制,增强经营活力,要针对农村市场特点,着力在完善组织和资源配置体制、下沉经营管理重心、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和强化风险管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解决好风险控制、服务效率等问题。
  
  构建适合“三农”需要的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体制。要通过设立或参股村镇银行、小型信贷机构、“三农”金融租赁公司、“三农”保险公司,拓宽农业银行系统服务“三农”的渠道。要通过编制单独的县域业务综合经营计划,扭转资源配置向城市行过度集中的趋势。加强对“三农”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为做好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员保障。推行适度分权的“三农”信贷业务授权模式,下放信贷审批权限,简化小额贷款评级、授信和审批程序,并从期限设置、还款方式和服务方式等方面,提高对“三农”信贷服务的效率。
  
  创新适应“三农”需要的金融产品体系。要根据“三农”金融需求的实际情况,完善“三农”产品研发体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特色资源项目等客户群体,推出量身定制的创新产品体系和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对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等,开发简单、标准化的小额贷款品种;对农村中小企业,开发不动产抵押贷款、动产融资、设备租赁、保理等产品。设计开发集代发工资、务工汇兑、小额信贷、储蓄和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金穗“惠农卡”,以适应农民的金融需求。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开办县域投资银行业务,提供县级政府财务顾问及涉农企业上市服务,改进理财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下调准入门槛,让更多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
  
  完善“三农”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要加强“三农”金融服务的风险控制,摸索出一套适应“三农”业务特点的风险控制体系。要建立“三农”客户信用档案数据库,对诚信守约客户,采取贷款优先、手续简化等激励政策。要探讨实行客户经理包发放、包管理、包收回,绩效工资与贷款数量、质量与效益挂钩的制度。对基层行实行正向激励机制,明确各类业务的风险容忍度,对正常范围内的风险损失设定合理的尽职免责条款,对尽职且无道德风险的,减轻或免除相关责任,以此提高基层行为“三农”服务的积极性。
  
  做好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工作,关键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农业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关系,促进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新格局的形成。面对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如果仅靠一家金融机构包打天下,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现状。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长期实践也表明,定位不清、大包大揽反而会降低服务效率、影响服务质量和专业化水平,并给自身造成沉重的历史包袱。因此,必须在平等、有序竞争的基础上,合理界定农村金融体系中各类机构的职能定位,最终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新格局。相比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农业银行有资金、网络和专业等优势,应该为“三农”客户提供高层次、综合化、跨区域的金融服务,成为农村先进金融产品的推广者和农村金融层次提升的引导者,切实发挥好农村金融的骨干和支柱作用。
  
  二是处理好城市业务与农村业务的关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农业银行要坚持城乡业务“两条腿”走路,在城乡两个市场上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根据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客户需求、市场发育程度和金融生态环境的差异,构建各具特色的体制机制、管理方式、产品体系和服务模式。要扭转过去对县域市场重视不够、准入过严、投入不足的倾向,拓宽农村金融业务发展的政策空间,增强县域支行的发展后劲。同时,也要提升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城市业务在资金、管理、信息和产品等方面对农村业务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城乡业务相互促进、有机联结和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并以此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三是处理好发达地区行与欠发达地区行的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农业银行各地区分行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为此,一方面,要明确各分行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东部发达地区要继续坚持跨越式率先发展战略,发挥好系统内盈利支柱、创新先导和管理示范的作用;其他地区分行要抓住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在重点做好“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同时,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资源开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起推动各地区分支行共同发展的机制保障,重点解决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分行面临的资源瓶颈和不合理的政策制约,增强这些分行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盘点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看点


中新社 2016-03-07 15:25:56

逃票,“逃走”的是个人诚信


网络 2014-11-04 16:45:5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