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区域化行业细分明显 担保企业能否共享征信机制?

来源:南方日报 2008-05-06 10:18:29

从本质上看,担保公司就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机构,银行把贷款的部分风险转嫁到担保公司头上,担保公司则依赖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赚取利润。因此,对于担保企业来说,通过征信机制的建立来完善风险控制体系至关重要。那么,佛山担保企业的征信机制有何特征

    从本质上看,担保公司就是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中介机构,银行把贷款的部分风险转嫁到担保公司头上,担保公司则依赖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赚取利润。因此,对于担保企业来说,通过征信机制的建立来完善风险控制体系至关重要。那么,佛山担保企业的征信机制有何特征呢?担保企业又能否互通信息共建一套征信系统呢?
  
    “试想,这么多企业走在一起,有的之前认识,有的不认识,如果先把钱拿出来建基金,到底可靠不可靠?这些事,必须成立一段时间之后,再取得共识!”今日(11日),顺德中小企业信用互助协会将举行成立大会,协会秘书长赵成武向记者透露,协会一年内不会成立互助担保基金。
    
    “在此之前,协会要尽快探索建立自己的征信机制。”赵成武说。据悉,该协会的初步设想是,来自不同行业的会员企业通过互相帮助和沟通,增进彼此了解,再通过评估征集企业信用。“不然,有一家企业出现信用危机,大家都会被牵连”。
    
     实际上,在赵成武等人试图探讨征信机制建立方法之前,佛山已有的18家担保企业都有了各自的风险控制体系。“钱当然要赚,追逐利润才是民营资本的本质嘛,但前提是必须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位担保行业内的人士说。
    
    做本地生意知根知底
    
    “目前还只敢做顺德的生意,禅城、南海那边什么人都不认识,暂时还没考虑要过去发展业务。”顺德一家担保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公司业务量还没有达到饱和,离5倍于注册资本金的担保总额还有很大差距,但是考虑到风险控制方面的原因,还不能轻易扩张。
    
    虽然佛山全市的市场空间无疑更大,不少企业也都有扩张的冲动,但受制于自身征信体制的局限性,在不知深浅的市场风险面前,佛山几乎所有的担保企业都选择了稳扎稳打,只在自己公司所在的区、镇面向当地企业开展业务。其中,目前已经成立的丹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即将成立的顺德中小企业信用互助协会,都要求会员是本地企业。
    
    “在本地,大家都知根知底,企业的生意做得怎么样,老板的信誉好不好,大家都是知道的,给熟悉的人提供担保风险还是要小很多的”。
    
    但是,在佛山中小企业管理普遍不规范的前提下,这显然是本地担保企业的无奈之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本来财务报表是信用评级的重要元素,但现在只能作为参考。”不少担保业内人士表示,不规范和欠缺真实性在本地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中非常常见,“在这种情况下,担保公司降低风险的关键是进行实地调查”。
    
    “除了企业实力以外,你不得不把管理层的个人品质和财力作为调查对象,纳入信用评级的考察因素。”据业内人士介绍,被调查的对象不仅有企业老总、副老总外,还包括财务总监、销售总监等在企业运转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经济主体,“他们是企业核心资源的名义或实质控制者,只有这些关键人物才能享受企业因逃费、拖欠债务的实际收益。”
    
    “当然,银行自身也可以进行这方面的信用评级,但是银行的评价体系做不到这么灵活,它们无法把这些因素进行量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面向本地向知根知底的企业提供担保,不失为稳妥的风险控制方式,“当然,这毕竟只是权益之计”。
    
    在一个行业内深耕细作
    
    除了区域化特征明显外,佛山不少担保企业都只面向特定的行业开展业务,借助股东对特定领域的了解程度规避风险。
    
    今年4月,南海首家担保公司在丹灶镇成立,股东全部都是某行业协会的会员,以“企业互助”的形式,向南海农信社开展担保融资业务,但是该公司的业务只提供给会员企业。
    
    “我们本来就是做这个生意的,谁的东西值钱,谁的东西不值钱我们太了解了。”“都是做铁料生意的,客户还不了钱的话他押在这里的厂房和货物都可以再利用。”该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向这些商人提供的小额贷款的风险实际上非常小。
    
    能否共建征信系统?
    
    既然佛山的担保企业都具备明显的区域化和行业细分的特征,那么这些企业之间可不可以共用同一套征信系统,以相互降低运营成本呢?
    
    的确,同在丹灶镇内,如果丹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和裕能公司可以互相沟通信息,那么它们对企业的制约能力和风险评估能力肯定可以得到加强。但是,裕能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业规则,两家公司早已达成默契,就是“各干各的”,如果有客户在他们中的一家申请了担保,那么另一家是绝对不会再碰这单事的。
    
    换句话说,就是双方早已完成“圈地”,业务上不可能再有交集。因此,共用一个征信系统也“没有必要”了。
    
    而实际上,有不少专家认为,在社会信用体系普遍缺乏的背景下,担保企业之间信息的互通有利于这个行业整体运营成本的降低。“在一个政府调控有力的区域市场,通过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同一行业或者同一区域内的担保企业共同建立征信机制并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也有本地从事担保行业的人士对这一建议提出了异议,“如果由于政府来主导这件事情,那么企业之间的竞争机制又如何来形成呢,到时担保利率、担保对象的选择是不是都由政府来选择呢?”
    
    他们认为,建立更丰富的征信系统,关键还是要靠整个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社会信用体系、企业管理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才是最重要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虚假大学所在地


2015-05-26 11:58:00

内蒙古10月起实施《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


正北方网(呼和浩特) 2014-09-30 10:35: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