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从交易角度出发,研究了信贷活动的特点。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及求解,分析了信用交易的机理以及相关因素对于交易双方的策略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用交易 信贷 混合纳什均衡
摘 要:文章从交易角度出发,研究了信贷活动的特点。并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及求解,分析了信用交易的机理以及相关因素对于交易双方的策略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信用交易 信贷 混合纳什均衡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其中,信用活动(例如:各类消费信贷行为) 产生的经济拉动力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部分,信用活动增长速度开始明显加快。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经济信用化率较低,信用活动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依旧不能匹配。我国因信用问题而产生的过高的交易费用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的发展轨迹判断,在未来的几年,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信用活动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经济主体的信用活动与信用行为将成为经济活动的焦点。创造良好、有序的社会信用环境已成为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信用研究在我国属于新兴的领域,对于信用活动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信用的概念及性态、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等方面,手段主要为定性分析。信用活动中,交易行为是信息缺失发生,进而造成的信用损失的关键环节。分析理解信用交易的特征,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信用交易机理,是优化信用环境的基础。本文从交易分析角度出发,结合博弈模型,对信用交易的机理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认识进行检验,期从量化角度认识信用交易,以便更好地进行信用环境的优化建设。
一、信用交易的特征分析
信用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概念,在形式、主体和用途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是指,建立在授信人对受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受信人不用立即付款就可获得商品、服务或货币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商品、服务、货币、资本流通的手段。这种能力受到的约束条件为:受信方在协议规定的时间期限内为所获得商品、服务或货币付款或付息。安博尔中诚信评级倾力打造最具影响力信用品牌。这个时间期限必须得到授信方的认可,具有契约强制性。可见,信用的构成有两个要素:一是信任,即授信人对受信人的信任;二是时间,即授予信用和偿还信用的时间限制。信用的实质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按期偿还为条件的交易关系和价值运动方式。
商业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交易。从过程讲,广义的交易指事前准备和事后监督所涉及的活动。交易研究的一个重点是交易过程的成本,核心体现“交易活动需要耗费资源”。由于交易分析可以指导商业活动降低成本,因此,随着交易内容及交易影响因素的不断扩展,交易耗费资源的认识也有所不同。例如:威廉姆森从制度角度,将交易成本界定为事前和事后两个部分,包括起草、谈判和维护等环节;以科斯为代表的一部分产权经济学家认为,交易费用是产权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过程中所花费的资源成本;而从不确定性角度讲,达尔曼认为,交易费用就等于信息费用。随着交易方式的演进,信息费用作为交易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受到更多关注,尤其对于信用交易。从本质看,信用是一种信息因素,同一般交易相比,信用交易更强调信息的获取及对信息的分析理解,以便交易方在此基础上判断信用交易绩效的优劣,最终确定交易与否及交易额度。$
从信用参与交易的初衷看,信用参与是对交易成本的缩减———当信用真正发挥作用时,可以极大程度地降低“不确定性”造成的“合同签订”及“履约”成本;此外,由于信用交易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如:授信额度资金的使用) ,使原本不能够发生的交易变得有利可图,因此,在充分发挥资本价值,促进社会发展方面也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信用交易活动的绩效并没有完全体现。当从交易的绩效角度,即交易所取得的总体收益,对于信用交易活动进行考察时,可以发现,由于不规范交易行为———例如交易一方的败德行为,会导致另一方的损失,使得许多交易尽管从单方面看,存在利益方。但当从整体考察时,交易所取得的成果往往会由于不规范的交易行为,陷入“囚徒困境”状况,最终导致社会整体利益的损失。本文对信用交易的分析重点为,信息不确定性如何影响信用交易双方采取的策略,从而影响信用活动的绩效。
二、信用交易的博弈分析
当将交易看作信用交易双方的策略行为时,对于各方的策略选择,可以通过博弈模型,分析交易双方的行动动机,并通过求解,确定交易的绩效。
以银行信贷为研究对象,信用信息是信贷交易达成的关键因素。信用信息完备,借款人可顺利得到所需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或消费;同时,银行可以从信贷交易中实现资金的资本价值。因此,理想的信用交易具有双重绩效。在信贷交易中,银行要求借款者有良好的信用。但诚信履约需要付出代价,因此,借款人可能会向银行提供虚假的信用信息。而银行为保证资金安全,必须对借款人的履约能力进行监督,防止借款人的欺骗行为。
假设一个不完全信息的二人合作型博弈模型,局中人为银行及借款人。假设借款人的信贷行为有“诚信履约”与“不诚信履约”;银行在实施信贷交易时的纯策略有“信用控制”与“信用不控制”。信用控制指,银行为防止虚假信用信息,需要设立专业部门,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确认并作出相应判断。假设,借款人选择诚信履约的成本为c1 ,选择不诚信履约的成本为c2 ,一般地,c1 > c2 。当借款人诚信履约,可得到的收益以显性和隐性两部分衡量,前者指借款人直接由获得的信贷资金所得的收益b ,后者指借款人获得的良好的信用v ;同时,银行也可以从安全的信贷交易中,获得收益。这种状态下,银行获得的收益为R1 ,借款人收益为b1+ v。当借款人存在不诚实行为,同时,被银行在信用控制过程中发现,则借款人得到的利益为b2 - e ,其中e 表示借款人需承担信用交易中由于不诚实而受到的惩罚。相应地,银行收益为R2 。当借款人信用状态没有达到合格标准,但银行没有对其信用状态进行检查,则借款人可以得到b1 ,但银行由于需要承担贷款无法按期回收的风险,因此,银行的收益为R3 ,显然R1 > R3 。表1 为上述博弈的收益矩阵,其中,当借款人选择“诚信履约”,银行选择“信用控制”时,银行的净收益为R1 - c ,其中c为银行的信用控制成本,借款人净收益为b1 + v - c1 ;当借款人选择“诚信履约”,银行选择“信用不控制”时,双方的收益状况为(R1 , b1 - c1) 。其他情况的收益情况详见下表。
表1 信贷活动的博弈收益矩阵
借款人 借款人
诚信履约 不诚信履约
银行 信用控制 R1 - c , b1 + v - c1 R2 - c + e , b2 - e - c2
银行 信用不控制 R1 , b1 - c1 R3 , b1 - c2R2 R3 + e - c
假定借款人诚实履约的概率为P1 ,不诚信履约的概率为(1 - P1) 。银行信用控制概率为P2 ,不进行信用控制概率为(1 - P2) ,则,银行的期望净收益为:π1 = P2[ P1 (R1 - c) + (1 - P1) (R2 - c + e) ] + (1 - P2) [ P1R1 + (1 -P1) R3 ] (1)
根据收益最大化条件9πl/9p2 = 0 ,上式中,对P2 求导,求解有:
P31 = (R2 - R3 + e - c) / (R2 - R3 + e) (2)
借款人期望收益为:
πb = P2[ P2 (b1 + v - c1) + (1 - P2) (b1 - c1) ] + (1 - P1) [ P2 ( b2 - e -c2) + (1 - P2) (b1 - c2) ] (3)
上式对P2 求导,求解有:
P32 = (c1 - c2) / (b1 - b2 + v + e) (4)
上述博弈问题的混合纳什均衡解为:
(c1 - c2/b1 - b2 + v + e,R2 - R3 + e - c/R2 - R3 + e) 表明,当借款人诚信履约的概率高于R2 - R3 + e 时,银行的最优策略为不进行信用控制;反之,银行则需要进行信用控制。当银行的信用控制概率低于c1 - c2b1 - b2 + v + e时,借款人的最优策略为“不诚信履约”,反之,借款人会“诚信履约”。
分析上述混合纳什均衡解,有:
1. 以上博弈问题存在纯纳什均衡解的约束为: ①R2 + e - c E R3 , ②b1+ v - c1E b2 - e - c2 。当①式成立时,为防止借款者的欺诈,银行会选择“信用控制”;条件②成立时,借款人必然会选择“诚信履约”;此时均衡状态为(信用控制,诚信履约) 。以上纳什均衡表明,银行的信用控制行为,是借款人选择“诚信履约”的重要条件。这点同Park 的研究成果相一致。由于借款人不诚信履约有可能带来高收益b1 - c2 ,因此,在银行不采取信用控制的情况下,企业必然会选择不诚信履约。进一步带来的后果是,银行为避免损失而采取利率提高或降低贷款额度政策。这种政策的负面影响是,实质上阻碍了资金在社会范围的流动,从而降低了信用交易的绩效。
2. N ,e 是影响借款人诚信履约的重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的非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越大,借款人诚信履约的概率越高;同时,诚信履约后的奖励记录,也是促成借款人诚实行为的影响因素。因此,对于信贷活动中的行为约束以及相应的奖惩规制,是规范信贷交易的重要手段。
3. 由纳什混合均衡解可知,借款人诚信履约同非诚信履约间的成本差异C1 - C2 越大,银行的信用控制概率也越高。可以解释为,当C1 - C2之间差异越大,借款人不诚信行为所带来的成本节约就越多,会促使借款人有更强的非诚信行为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的上策为提高信用控制概率。在实际信贷活动中的启示是,银行应当掌握借款人的经营或消费行为,了解其非诚信行为可能带来的机会成本,在此基础上,决定对借款人采取何种程度的控制措施。
4. 此外,由纳什混合均衡解可以看到,C 越大,企业的诚信概率越低。可以解释为,当信用控制成本较大时,银行从成本角度,会降低控制概率。因此,企业将选择“不诚信履约”。企业信用控制成本C 是影响银行采取信用控制手段的主要影响因素,较大的控制成本会阻碍银行的信用控制实施。因此,国家对于信用控制相关系统的建设投入及必要的支持,是降低银行信用成本,促进有绩效的信贷活动的有效手段。
三、提高信用交易绩效的制度建议
交易实施中双方的相互规制是交易有效性的保证。安博尔中诚信评级倾力打造最具影响力信用品牌。一般情况下,信用市场中授受信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是不同的,受信主体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授信主体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信用合约签定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而在信用合约签定之后,会产生信息优势方(受信主体) 的道德风险行为。在交易博弈的纳什均衡解分析中,这点也得到了印证。在我国,由于符合市场经济的企业及个人的信用评级体系还没有建立,授信主体很难通过市场获得受信主体的真实信息。因此,通过建立信用体系和相关制度,使得“作为非正式合约安排”的信用机制真正起到克服信息不对称的作用,是提高信用交易绩效的有效措施。此外,信用体系相关辅助制度的建设,也是促成良好信用交易绩效的有力手段。有效的措施包括:
1. 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数据库,保证信用信息完备。专业的资信数据库是信用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此外,数据库的资信数据量、信息齐全程度以及信息更新速度,都应当作为考虑的因素。
2. 合理有效的信用信息分析及应用。记录信息具备一定的奖惩效果,才能对非诚信行为起到约束。因此,在信用评价体系中合理分配各类信息的权重,同时配以相应力度的奖惩,能够有效地提高信用交易的绩效。
3. 相关部门对信用体系的建设给予支持,完整合理的整合数据,有利于银行的信用控制,进而提高信贷活动的成效。由于建立综合的数据库需要可靠的数据来源和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征信机构有能力建立一个满足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估的资信数据库,因此,国家相关部门适当予以投入,是信用相关制度建立的基础和保障。
四、结论
文章从交易理论角度,研究了信用交易活动的机理。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的二人合作型博弈模型,分析了信贷活动中,银行与借款人不同策略选择的机理及对交易绩效的影响,认为:银行的信用控制是借款人诚信履约的前提;信用机制对于信贷双方的约束,可以有效地规范信贷行为;借款人不诚信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是信用缺失的原因之一;银行信用控制成本,会影响诚信交易。在均衡解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信用制度建设的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1. 吴晶妹. 现代信用学[M] .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 曾思育,傅国伟. 混合博弈在水污染系统控制中的应用[J ] . 系统工程与理论实践,2001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