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市场如何应付挑战
来源:《互联网》
2008-05-05 18:04:11
我国目前的信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我国的企业对信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在经营过程中不守信、不对外提供信用的情况非常普遍。具体表现在生产和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普遍存账款拖欠现象,在市场活动过程中拒绝对
我国目前的信用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我国的企业对信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在经营过程中不守信、不对外提供信用的情况非常普遍。具体表现在生产和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普遍存账款拖欠现象,在市场活动过程中拒绝对客户提供信用支持等。这说明我国的企业缺乏信用意识,没有意识则信用是市场竞争中的理性选择。
我国企业在普遍缺乏信用意识的同时,也缺乏信用风险意识。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学界和银行界的高度重视,银行不良资产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信用风险问题。但相对于政府,学界和银行本身对银行不良资产的高度重视,我国的企业对信用风险却缺乏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采取措施对信用风险加以控制。相当大经例的企业经营者对应收账款风险不太关心或认为在现在的市场条件下,能将产品卖出去就不错了,哪能对客户进行信用监控。没有充分意识到大量应收账款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再是我国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很低,在我国收集企业的信用信息非常困难,也没有具有普遍社会影响力的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在我国的政府部门,保存有企业重要的信用信息,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注册,年检信息,税务部门的企业纳税信息,法院的诉讼记录,房产部门的房产抵押情况等,但现在这些信用信息没有进行统一管理,也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如何利用这些信息。结果是各政府部门有的对外提供信息,有的不对外提供信息。使企业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由于信用信息的透明度低,我国少了一个重要的信用监控机制。一家企业不讲信用的行为不能通过信息传播让所鹅与之相关的利益团体或个人知晓,它讲信用也就得不到什么好处。我国信用信息的低透明度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市场信用环境的完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