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教师示范,以身作则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谈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以自身的诚信度来为人师表。 二是 ...
一是教师示范,以身作则影响学生。教师的言谈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以自身的诚信度来为人师表。
二是学科渗透,潜移默化教育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时机,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品质,让诚信这颗幼苗在学生心目中越长越大。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通过主人公诚实守信的事迹提炼文章所蕴含的诚信主题,学习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开展讨论活动,延伸到生活中自己应该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理科教学通过对公式、定理的应用,答题步骤及逻辑思维的培养,体现求真务实、严谨科学和诚信理念。通过德育活动、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学,把诚信这一理念渗透到每一门学科中,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
三是班级管理,遵章守纪规范学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诚实守信习惯的养成除了各科老师在课堂上的渗透教育外,还要依靠在班集体中一些规章制度的约束逐步形成。班主任通过让学生熟知《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等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班主任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学生不诚实等不良行为。
四是活动开展,躬身实践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不仅让其明白道理,更主要的是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运用。通过主题班会、演讲、知识问答等中小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融入“诚信”主题,打造校园诚信文化教育模式。采取集中授牌、上好“开学第一课”、设立诚信小超市、诚信班级评选、“一人一校一队”等形式新颖的诚信主题教育活动,结合美德少年、三好学生、最美少先队员评选,唱响积极践行诚信的主旋律。2017年全区获得省、市、区级三好学生称号的分别有1、31、448名,获得市、区级最美少先队员称号分别有7、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