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近期部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受到喷淋干扰有关情况的通报》(环办监测函〔2017〕2061号,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两起干扰环境监测典型案例,监测司负责人就有关情况回答了记 ...
近日,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近期部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受到喷淋干扰有关情况的通报》(环办监测函〔2017〕2061号,以下简称《通报》),通报两起干扰环境监测典型案例,监测司负责人就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澎湃新闻 2018年1月14日)
环境保护部通报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造假的消息,振奋人心虽有夸大之嫌,但阵阵窃喜也不为过。对环保监测数据造假严查重处,该起诉的起诉,该责成地方严肃查处的及时发函通报,不仅向相关地区、部门展示了党中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容敷衍造假的决心,也向人民群众展示了大力营造绿水青山金山银山的耐心定力。落实环保措施不力,不作为乱作为,企图以假数据、假成效,欺上瞒下、弄虚作假,必然受到严厉的惩罚。
空气环境自动监测站通过对大气质量监测获取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的分析数据,是为政府职能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准确信息,并以此数据为依据研究部署大气污染防控措施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重要途径。
笔者以为,监测站的数据,一方面可以准确了解监测范围内的空气质量,尤其是掌握污染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政策法规来有效控制污染的关键因素,所以数据的真实与否,从根本上影响着该地空气质量能否持续改善变好。
通报中的江西省新余市飞宇、河南省信阳市南湾水厂两个国控空气环境自动监测站点采样平台及周边环境受到喷淋干扰,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数据失真。监测数据“漂亮”了,但现实中空气质量优良吗?答案肯定不是。如若当地空气质量优良符合条件标准的话,何须喷淋,直接监测上报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肯定是空气质量“糟糕”到难以拿出手,才不惜冒着被查受罚的“风险”,对数据进行技术处理,把数据由坏变好。这样的行为,归根结底,就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上,充分反映出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法治观念淡薄,个别领导干部没有牢固树立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片面追求政绩,漠视环境保护对党和国家事业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极端重要性,不仅严重损坏党和国家的形象,更是严重损坏人民群众的利益。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目的就是要减少和杜绝地方不当干预环境监测的问题。而通报中,两地环境监测点,用喷淋的手段,把数据由坏变好的行为,就是干预环境监测的问题,完全就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无视党纪国法,唯有依法依规处理,才能以儆效尤、形成震慑。
空气质量的好坏,重要的不是监测数据,关键是要看实际情况,要看人民群众的感受和反映。数据做的再好,而污染严重,恐怕再“优良”的数据,面对人民群众也会“黯然失色”。再者,部分地区通过“技术手段”更改监测数据的“恶劣”行径,真能在环保部的科学系统监测体系下蒙混过关,不仅是“笑话”更是愚蠢,不仅不能干,更是想都不要想。
聪明反被聪明误,企图以喷淋方式,干扰环境监测点的监测数据,是打了一幅“臭牌”,实实在在暴露出当地大气污染存在严重问题。弄虚作假提供“优良”数据,不仅不能改变当地空气质量,还会进一步增大空气污染的程度,甚至为整个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带来的更大破坏力。
加大空气污染治理,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和现实需求,实实在在的关系着每一个人每一天的工作生活学习,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广大党员干部要把绿色发展理念牢记于心、落实于行,容不得半点马虎,更不能有弄虚作假、欺上满下的行为。否则,不仅会受到人民群众的唾弃,更会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