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因市场情绪脆弱债市惨烈下跌,信用风险暴露再度引发关注。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上清所和中债登披露的信息统计,截至11月29日,当月至少有4只债券违约,违约主体分别为亿利集团、内蒙古博源和中城建,其中 ...
10月以来,因市场情绪脆弱债市惨烈下跌,信用风险暴露再度引发关注。北京商报记者根据上清所和中债登披露的信息统计,截至11月29日,当月至少有4只债券违约,违约主体分别为亿利集团、内蒙古博源和中城建,其中亿利集团为新增违约主体。业内人士认为,在债市监管趋严背景下,仍需警惕企业信用风险,不过整体来看信用基本面呈改善趋势。
11月28日,中国债券信息网发布公告称,中城建2012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债券简称“12中城建MTN1”)应于2017年11月28日兑付。截至营业日终,仍未收到发行人的应付兑付资金。事实上,12中城建MTN1自一年前就曝出利息违约。该票据为五年期,总额10亿元,票面利率5.55%,于2012年11月28日起息,存续期内每年11月28日付息。
另据中城建披露,11月27日,该公司发行的14中城建PPN004也未能如约付息。此外,中城建目前已有至少5只债券出现违约,评级也一落千丈,让深陷百亿债务泥潭的中城建再融资渠道愈发狭窄。
内蒙古博源集团和中城建一样已有违约记录在身。11月21日,该集团本息总额共计11.748亿元的2012年度第一期中票(债券简称“12博源MTN1”)未能按期兑付,原因是公司流动性不足,原计划的资金筹措方案尚未落实。在此之前,博源控股发行的2只超短期融资券到期后均未按时足额完成兑付。
与二者不同的是,亿利集团是11月新增违约主体。11月21日,亿利集团14亿利集MTN002到期后未足额兑付而违约,不过于次日兑付,公司公告称是由于资金划转时大额交易系统关闭导致违约。
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同样值得警惕。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指出,历史上来看,中城建和大连机床技术性违约后虽然很快兑付,但后续均出现了实质性违约,本质上是由于资金链紧张,而技术性违约后市场对其警惕性又增加了再融资难度,导致最终违约。亿利集团是今年以来又一个发生信用事件的民企,流动性偏紧、债市监管趋严、市场化融资萎缩背景下,国进民退仍将持续,需继续警惕民企信用风险。
这一担心也不无道理。2016年,企业信用债违约风暴、债券取消发行潮、资金面趋紧下国债期货历史首个涨停等,将债市搅得天翻地覆。近两个月,债市再次陷入大跌,虽然本次主要由强监管引起,但信用债违约仍然让市场情绪更加紧张。就在10月末,丹东港一只10亿元中票无征兆违约也让市场打了个“寒颤”。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信用基本面已整体呈改善趋势。据中诚信国际统计,截至10月底,2017年我国公私募市场共有32只债券发生违约,规模总计120.56亿元。而2016年违约债券数量近80只,规模总计达398亿元。
“市场对信用风险的担忧情绪并不算重,”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评级副总监俞春江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经过“违约潮”的冲击后,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有所增强,对于历史违约主体的“惯性违约”已有一定预期,加上2017年新增违约主体明显减少,“亿利违约”虚惊一场,因而冲击相对减弱;二是国内经济基本面总体向好,尤其是产能过剩行业去产能效果明显,带动企业的经营状况趋于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