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贵阳市白云区个人信用体系扫描 共建诚信森林

来源:贵州日报 2017-09-05 10:59:55

  □ 建立奖惩机制 加强组织保障  8月3日,贵阳市白云区发布星级诚信居民联合激励合作备忘录(第1期)与失信联合惩戒措施。该奖惩措施的发布标志着白云区守信联合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工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

  □ 建立奖惩机制 加强组织保障

  8月3日,贵阳市白云区发布星级诚信居民联合激励合作备忘录(第1期)与失信联合惩戒措施。该奖惩措施的发布标志着白云区守信联合激励与失信联合惩戒工作进入常态化、规范化管理,在白云区“大数据+大诚信”建设征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2016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以奖惩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对守信主体实行优先办理、简化程序、“绿色通道”等政策,对失信主体采取行政监管性、市场性、行业性、社会性约束和惩戒。该《指导意见》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方向和方法。2016年7月,白云区印发了《白云区深入开展“诚信森林”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16—2020)》文件,提出“要建立褒扬和激励诚信行为机制,建立健全约束和惩戒失信行为机制,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程”的思路。

  作为贵州省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地区,白云区以“诚信森林”为载体,以“示范工程”为支撑,搭建“诚信天下——白云信用云平台”,并于2016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平台作为“大数据+大诚信”示范工程的应用终端,拥有“第二身份证、诚信卡、诚信共建、诚信预警、激励政策、便民利民”等6项功能,达到“信与用”有机统一,群众广泛参与诚信共建。截至7月30日,“诚信天下——白云信用云平台”已采集个人基础数据188402余条、动态数据2600余条,并为每个18岁以上居民建立了个人电子信用档案,建档率100%。自动分析出星级诚信居民438人、诚信居民185983人、失信预警居民28人、失信居民133人。

  一套具有白云区特色、亮点纷呈的诚信生态体系逐渐明晰,“诚信森林”建设在该区逐步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简单来说,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就是奖罚分明。例如白云三中的刘芳老师,在过去一年里获得省、市、区荣誉表彰,得到552分的信用分数,作为一位五星级诚信居民,她能享受53条激励措施。市民王先生因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被列为失信名单,目前要出行,就不能乘坐飞机、高铁,同时他本人还受到不能信用贷款、购房、购车多方面限制。”站在“诚信天下”可视化指挥系统面前,白云区诚信办工作人员以实例演示了白云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大数据+大诚信”工程是白云区社会治理七大工程之一,也是“诚信森林”和“数治白云”的子平台之一。为确保大数据工程稳步推进,白云区制定了《白云区个人公共信用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白云区个人诚信积分及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等14项制度,确保每一项试点工作任务均有据可查、有据可依。在试点中,建立了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的管理运用机制以及个人信用积分、评价与分类管理机制,通过各类基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分析运算,对个人的信用度进行精准“画像”,根据积分的不同将个人诚信划分为“诚信、星级诚信、失信预警、失信”4类,确保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的落实。

  “去年,我们搭建并投用‘诚信天下——白云信用云平台’,实现不同信息平台的兼容、不同信息平台信息的抓取、不同信息平台信息的交换以及信用信息的自动采集、自动分析,积分的自动计算等功能,可进行各种功能模块和应用的不断叠加,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安全性,取得了8项国家专利。”白云区发改局局长、区信用办主任赵荣武说,该平台达到1T的数据存储容量,建立了9个子数据库,完成13大系统的开发和三大终端的研发与应用,完成了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以及“诚信白云官方网站”的升级改版。目前,该平台已建立白云区18岁以上居民的信用电子档案,建档率为100%。为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2016年12月,白云区相继印发了《白云区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指导意见(试行)》《白云区个人诚信积分及分类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有效规范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的内容,建立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归集与应用机制、个人信用积分与评价等机制。今年5月,白云区组织全区90余个信息源单位在“诚信天下——白云信用云平台”录入18岁以上居民的个人信用信息,截至7月30日,共计录入信用信息188402条,对186582位居民进行了信用类别归类,其中,星级诚信居民438人(一星级226人、二星级75人、三星级40人、四星级30人、五星级67人)、诚信居民185983人、失信预警居民28人、失信居民133人,目前,信息源单位处于动态录入信息中,这些数据还将不断更新。信用类别的确定,为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提供了依据。

  随着“大数据+大诚信”联合奖励政策与联合惩戒措施(第1期),白云区“大数据+大诚信”工程已实现了“九个突破”,即:建设并启用了个人信用云平台;实现了个人征信系统的数据标准化运用;建立了个人电子信用档案;构建了信用云平台商业化发展模式;开发信用数据的运用终端;建立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制度以及个人信用分类制度;与省信用数据中心实现信息交换。今年该工程被评为“全省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

  居民有了“电子信用身份证”,信用情况一扫便知。“星级诚信居民,只要出示手机APP出具的星级诚信居民信用报告,就可以相应地享受激励措施。失信居民在进行社会活动时也会被相关单位第一时间检测出来。”白云区文明办主任、区诚信办主任杜晓峰说。

  □ 信行天下 路路畅通

  “我们知道诚信是金,诚信是秤,但真没想到诚信有一天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白云区大山洞社区五星级诚信居民李洪勋,接受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区分公司提供的免费置换机顶盒业务时发出感叹。他是七彩湖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在过去5年自愿为居民无偿服务,走访了1040户人家,协调解决了600余起居民日常生活的困难问题,包括下水道疏通、自来水管道优化、车辆乱停乱放等“顽疾”。在他带动下,该小区98%以上的业主按时缴纳物管费,物业服务水平得到改善、居民居住满意率得到提升,获得了市级平安小区、零案发小区的荣誉称号。

  李洪勋的默默付出获得社会广泛认可,荣获市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荣誉称号。随着荣誉越多,李洪勋的诚信积分也开始“蹭蹭上涨”,得到206的高分。“人们常说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要诚信对己,诚信对人,说诚信话,干诚信事。”李洪勋说,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每一件事。

  同为五星级诚信用户的大山洞居民蒋文峰,获得了中国太平集团太平人寿贵州分公司提供的免费保险。他是个体工商户,在20多年的经商中,坚持诚信经营,不销售过期、伪劣产品,不缺斤少两、欺行霸市。曾有顾客将装有3000余元现金的钱包丢失在他的店铺里,他追出去将钱包归还。“下雨,我把伞借给顾客,困难群众来买东西我打折、赠送,我为困难户捐了6000余元,为修乡村公路捐了5000余元……”蒋文峰说这是自己应该为社会做出的回报。蒋文峰多次被评为省、市级诚信个体工商户。“诚信对做生意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成为五星级诚信居民我倍感荣幸,将更加珍惜这份荣誉,鼓励自己不断前行。”蒋文峰说。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有关地区和部门先行先试,通过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出台规范性文件等多种方式,建立长效机制,不断丰富信用激励内容”的要求,白云区结合贵州省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和实际,建立签署星级诚信居民联合激励合作备忘录的制度,印发了《关于签署“星级诚信个人”守信联合激励备忘录的实施方案》的规范性文件,建立长效机制。6月底,由白云区诚信办、区信用办牵头,20家单位参与星级诚信个人实施联合激励措施制定,拟定了白云区第1期星级诚信居民联合激励清单。

  个人诚信档案已纳入“诚信天下—白云信用云平台—个人信用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管理,并由系统按照综合评分分数认定为1—5星级的诚信个人,将享受“十大优先”和“五大优惠”激励内容。

  十大优先激励范围包括在金融服务领域享受诚信个人信贷优先措施、在公共服务管理领域享受诚信居民排队优先、便利优先等措施、在教育管理领域享受诚信居民教育优先措施、在劳动就业领域享受诚信居民就业优先措施、在信访工作中享受诚信居民诉求优先措施等。五大优惠激励范围包括在金融服务领域享受诚信居民信贷优惠措施、在商业购物领域享受诚信居民购物优惠、馈赠优惠、医疗优惠、税收优惠、缴费优惠等措施。

  依托“诚信天下——白云信用云平台”,发起单位根据签署的合作备忘录将实现发起响应、信息推送、执行反馈、异议处理等动态协同功能。实施单位可将“诚信天下——白云信用云平台”信用信息查询使用嵌入审批、监管工作流程中,确保“应查必查”、“应奖必奖”。还可通过“诚信天下手机云平台”以及PC端、VTM机等终端设备查验的方式,及时给予相应星级诚信个人激励。

  □ 一处失信 处处受限

  “区县级政府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利,目前针对一些失信行为找不到相应的法律依据进行惩戒。为消除这个痛点,继续推进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建立,我们以国家各部委联合签署的备忘录为依据,主要以认真贯彻执行为主,对不同类别的失信主体进行联合惩戒,也就是国家签署一个联合备忘录,我们就执行一类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例如市民李先生,因为拒不履行已生效的法律义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被‘诚信天下’信用云平台自动判定为失信居民,他的很多社会活动已经受到联合惩戒参与单位、部门的限制,受到联合惩戒。”白云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冯清明说。

  近年来,白云区法院着力构建完善“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2015年至今,白云区法院共发布“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234例。区法院与区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信息互通,在便利被执行人财产查控的基础上,对失信被执行人等失信主体采取了贷款融资等限制。同时与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区电视台、区民政局等部门互相支持,联合开展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强制执行工作,惩戒了在市、区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失信被执行人逾30人,协力提升了区诚信意识和氛围。区法院还与区人大、区政协联合开展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失信状况审查工作,剥夺了部分代表、委员的资格。

  失信被执行人等失信主体,将限制作为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限制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保险公司,限制失信被执行人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烟花爆竹生产经营、矿山生产、安全评价等行业等民商事行为。限制其担任金融机构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参加文明单位评选、不得参加道德模范评选,并对已经取得的荣誉称号予以撤销,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高铁,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限制出境,对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情形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等。其信息还将通过最高人民法院网站、企业信用网、失信主体住所地等媒介公布。

  目前,白云区已开展对第1类失信主体的联合惩戒工作,由区法院牵头,55家单位共同参与,拟定了44条惩戒措施,由白云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区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实施方案》进行联合实施,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跨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建设,构建出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工作体制机制。2017年,白云区法院共发布了2期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共计32人,在联合惩戒的限制下,14人已还清账目。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与各类经济活动中,商业欺诈、制假售假、偷税漏税等失信行为屡禁不止,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导致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失信成本偏低,联合惩戒力度不够。同时,许多守信行为得不到及时的肯定和激励,导致了诚实守信的自觉性不高,整个社会诚信氛围不浓,信用意识淡薄等问题。今后我们还要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数据+大诚信’建设,为星级诚信居民提供更多、更加优质的联合激励政策,对失信人员采取更严格的联合惩戒措施,让诚信者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高,让失信者真正的寸步难行。”白云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白云区“诚信森林”建设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周炳坤说

  下一步,白云区将继续推进“大数据+大诚信”工程建设,加快形成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的良好生态环境,灌溉“诚信森林”,让诚信生态树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北京市公布第二批“诚信经营旅行社”


北京商报 2017-01-18 23:34:18

石家庄市民建议将闯红灯与个人信用挂钩


河北新闻网 2013-12-03 15:13:57

广州或将酒驾信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羊城晚报 2013-08-20 23:49:4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