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最高法:全国纳入失信人673万例,近百万老赖主动履行义务

来源:澎湃新闻 2017-02-14 17:39:04

  2月14日,澎湃新闻从浙江杭州举行的“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公众开放日上获悉,自2013年最高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以来,全国法院共纳入失信人673万例,共限制615万人次购买机票、222万人购买动车、高铁票。  ...

  2月14日,澎湃新闻从浙江杭州举行的“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公众开放日上获悉,自2013年最高法院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以来,全国法院共纳入失信人673万例,共限制615万人次购买机票、222万人购买动车、高铁票。

  2014年初,最高法院联合中央文明办等八部门共同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开始对失信人实施联合惩戒,重点限制“老赖”出行。

  2016年12月底,最高法还与公安部、中航信、中铁总联手,把当事人的身份证与其他证照一块绑定,彻底限制其通过各类身份证照来购买机票和火车票。

  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孟祥介绍,为进一步扩大联合惩戒范围,最高法与国家发改委等44家单位签署了《备忘录》,实现了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多层面限制。

  截至目前,限制失信人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高管7.1万人。仅中国工商银行一家就拒绝失信人申请贷款、办理信用卡55万余笔,涉及资金达到69.7亿元。

  另外,最高法还也将一些特殊主体纳入失信名单,比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等。其中,部分人员因失信受到开除、撤职、降级等处分,有关资格受到影响,被取消招录、晋升或是被罢免。

  “联合惩戒措施的采取,产生了很大的震慑力,有近百万的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孟祥说,过去一年里,最高法先后出台了网络司法拍卖、财产保全等近十个涉执行的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密集程度创历史新高。”

  孟祥分析,造成执行难的原因很多,既有法院的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有,被执行人隐匿转移财产,逃避规避执行,外界干扰执行,财产处置变现困难等等。内部因素主要有,案多人少的矛盾在执行领域非常突出,仅占全国法院干警总数1/8的执行人员,办结了约1/4的法院案件。同时,由于管理滞后,法院内部还存在着消极执行、选择性执行、乱执行的现象。

  “我们在解决现案的同时,还背负着历史的包袱。” 孟祥坦言,还有大量的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长期积压,经年累月,已达到相当数量。

  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法院执行案件收案529.2万件,执结507.9万件,同比分别上升27.2%和33.1%。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社会诚信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中国网 2016-06-16 13:45:55

中债资信发布险企主体评级方法


第1财金 2015-09-24 10:07:00

贷款利率松绑或拉低信用债整体资质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3-07-30 21:56:1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