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信用威海”网站,输入企业名称进行搜索,即可得到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提供的关于该企业的信用数据。如此一来,有欠税欠薪、行政处罚、失信记录等劣迹的企业将无处 ...
登录“信用威海”网站,输入企业名称进行搜索,即可得到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提供的关于该企业的信用数据。如此一来,有欠税欠薪、行政处罚、失信记录等劣迹的企业将无处藏匿。
“目前,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归集各区市及57个市直部门116类、1100多万条信息。”市信用中心主任王波告诉记者。
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之本。2016年以来,威海抓住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这一契机,围绕“建平台、归数据、搭框架、建机制”,以公共信用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深入开展信用建设年活动,初步建成了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信用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隐形助推器。
加强顶层设计
确保信用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制度、信用文化以及信用管理与服务机制、信用监管与失信惩戒机制,是解决失信问题的关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提高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努力打造信用威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2016年4月6日,威海市、荣成市成功获批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承担起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探索有益经验的重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目前,企业和公民个人信用信息散布在各个行政管理部门和系统中,要把这些散落的资源集中整合到一个公共平台上,顶层设计必须加强。
以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为契机,威海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络员制度,在全省率先组建了市社会信用管理中心,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机制。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难点在于制度设计。为此,威海加强政策研究,先后出台了《威海市“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威海市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威海市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实施方案》《威海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威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8个文件。
搭建平台载体
提供信用“指南”
企业环境信用“红黑榜”、农产品质量安全红榜、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法院失信被执行人查询……如今,登录“信用威海”网站,即可查询市环保局、市农业局、市食药监局等多个部门的信用红黑榜。
2016年8月9日,市信用平台投入试运行,“信用威海”正式上线。这意味着威海在全省率先开发建设了以“一网、三库”为核心,集信息归集、查询、公示、共享及信用监管、核实、预警、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公共信用平台,威海也成为全省第一个建成信用平台和网站的地市。
“一网指‘信用威海’网站,面向社会提供查询、公示、宣传服务,三库指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自然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王波介绍。
整个平台布置在政务云平台上,用于归集全市行政部门、司法部门等在日常管理中产生的登记类、资质类、监管类、违约类、判决类和执行类信用信息,通过政务外网与信息来源部门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实现数据归集的自动化和信用数据的及时更新。平台为有关部门量身定做了信用核实、信用监管、信用预警等服务功能。
目前,多个部门在工作中积极查询使用信用记录。市发改委在项目申报中要求对所涉及的企业首先进行信用核实。市消费者协会在消费者满意单位评选中将参评企业的信用核实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市级“两代表一委员”初选名单、“市长质量奖”评选等方面也进行了信用核实。
目前,市信用平台已部署到各区市和57个市直部门,与省平台及荣成市、乳山市平台实现了数据对接,与市公安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工商局实现了信息系统数据自动归集。最新数据显示,市信用平台累计归集了各区市及57个市直部门116类、1100多万条信息,其中基础信息900万条,信用信息200万条。
实施联合奖惩
一处失信、处处受制
荣成是全国渔业第一大市,拥有各类捕捞船舶3000多艘,渔船管控工作始终是渔业工作的重点之一。
2016年,依托社会信用体系,荣成市海洋与渔业局牵头与多个部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实施了“1+N”联合奖惩机制,建立起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为渔业执法再添“利剑”。
“诚信船东可以享受燃油补贴、银行贷款等政策。对违规的企业及渔船,则实施包括取消当年燃油补贴、报请省海洋与渔业厅吊销渔业捕捞许可证、对涉事人员刑事拘留、涉事公司列入渔船管理‘黑名单’、取消公司名下渔船三年内涉外入渔资格等。”荣成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部门联合奖惩避免了以前由于行业信用信息不共享导致的某一渔业企业或船东在渔业监管方面已经被列入“黑名单”,而在其他行业或区域却上了“红名单”,依然享受各项奖励的现象。
联合惩戒让违法失信的渔业企业及船东处处受限、寸步难行,仅仅是威海推动信用建设联合奖惩的一个注脚。
2016年以来,威海累计发布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1403条、经营异常名录企业信息16875条、环境保护“黑名单”企业信息53条、建筑工程失信企业57条、D级纳税人信息143条。通过部门联动,有632名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有292名诚实守信居民申请到了个人荣誉贷,有200多家企业因失信而受到部门联合惩戒,收到了“一处守信、处处受益,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效果。特别是荣成市在40多个部门签署了13个重点领域的联合奖惩备忘录,探索了跨行业“信息共享、信用联管”的联合奖惩模式。
此外,威海围绕重点领域和特色产业,在工程建设、环境保护、居民信用、中韩地方信用合作等9个方面开展信用示范,取得了积极成效。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