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强调,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系统中,被纳入 ...
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强调,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系统中,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的“官员失信”案件目前超过1100件。失信分为政务失信和个人失信,债务主要体现在工程款、借贷款等方面。(11月21日 《人民日报》)
自古以来,诚信一直是社会和谐的纽带。周敦颐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诚信是社会运行的规则,追求诚信之道更是为人之道。近年来,社会诚信失范现象频出,不诚信现象屡见不鲜。建立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迫在眉睫。
官员失信不仅仅是当官者个人的事,同时还将严重损害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治理官员失信刻不容缓。
中办、国办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在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确定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失信情况应作为其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参考。将官员失信与职务晋升密切关联,最具威慑力,应该说是一记重拳,“官员失信”现象将会得到有效遏制。
加大诚信宣传,营造诚信氛围。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之一,作为政府部门和官员更应该带头表率。要把诚信建设纳入官员思想道德教育的日常内容,加大诚信在干部选拔、考核、任用等方面的权重,倒逼官员履约践诺,诚实守信。
启动诚信问责,追责绝不手软。言必信,信必果。针对当前社会上失信增多的现象,强力推出诚信责任追究制度正当时,也是紧跟行政追责、司法追责的脚步,诚信追责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弄清失信的责任原因,落实失信的追责对象,问责追责绝不手软。
健全考核机制,堵塞制度漏洞。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对不诚信事项进行记录。按照“谁欠账、谁清偿”的基本原则,明确清偿兑付责任,继任者就是可以不理旧账,但也不能形成新的“赖账”。
因此,守信走遍天下,失信寸步难行。社会要加强对个人人生观价值观的引领,对守信行为进行鼓励和支持,对失信行为进行必要惩罚,变“要他诚信”为“他要诚信”,形成人人讲诚信的氛围。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