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强调,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 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 ...
核心提示: 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强调,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
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强调,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
中办、国办近期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则对失信被执行人规定了11类37项联合惩戒措施。其中明确,在职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确定为失信被执行人的,失信情况应作为其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的参考。
记者发现,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系统中,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的“官员失信”案件目前超过1100件。失信分为政务失信和个人失信,债务主要体现在工程款、借贷款等方面。(新华网11月20日)
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官员应做到,加强政务诚信、个人诚信体系和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将建立诚信记录、实施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作为诚信建设的主要方面,以重点领域、重点人群为突破口,推动建立各地区各行业个人诚信记录,强化应用,奖惩联动,使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发挥政务诚信对其他社会主体诚信建设的重要表率和导向作用。
官员失信的话题是现在热议的话题,不履行法院判决的“失信”官员,长期以来都是各地法院执行工作的难点。党政机关公职人员的失信相对于较少数,但是他的恶劣程度影响力却是远远的超过了普通社会成员的失信,党政机关的公职人员他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公职部门的形象,一个人的失信会给一个公职部门带来多大的影响可想而知。就像一个老鼠屎打乱一锅粥一样。因此,关于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的议题,被摆到了日前召开的中央深改组会议上,并且明确强调,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
公职人员有着特殊的身份,失信形式五花八门,即便是相关判决已经履行、个人名字从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撤除,但公职部门的形象损失却很难一时抹平。所以说给这些失信于法、失信于民的公职人员更加应该设立仕途“黑名单”,将他们设立在仕途之外,这是能让民众、社会最能直观感受到从严治官,维护公职部门形象的诚意。
总之不管是党政机关失信,还是公职人员失信都是会为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不论是何种原因不理旧账、问责不力、乱做担保、现任的领导逃避责任不履行职责,不将其尽早的把黑名单撤除,那么上级执纪和监管部门就应该把他们现任的职务撤下,并且将它们纳入仕途“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