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公布了“涉电子商务的受惩黑名单”,共有19829家企业位列其中,其中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企业有301家,被工商部门列入“失信企业”名单的有19646家——包括2446家被列入“ ...
近日,国家信息中心公布了“涉电子商务的受惩黑名单”,共有19829家企业位列其中,其中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企业有301家,被工商部门列入“失信企业”名单的有19646家——包括2446家被列入“吊销企业”名单和17200家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有118家企业同时出现在最高法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和工商的“失信企业”名单中。这些黑名单上的企业已在“信用中国”网站公布。(11月1日 新华网)
还有不足十天,一年一度、火爆异常的“双十一”又要来临了,在这全网欢腾之日,国家网络管理部门联合工商、最高法等单位果断公布电商企业黑名单,犹如一支强心剂,对那些试图趁着“网络购物节”狂捞一笔的黑心商贩们可谓当头一棒,同时对净化“双十一”的网上购物环境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今年的“双十一”即将是这项网络购物节开展的第8个年头,在这之前的几年,部分不良电商一方面趁着这股网购大潮的群聚效应,另一方面钻了国家在网购监管手段和技术方面的漏洞,通过多种欺骗方式大肆侵犯消费者的利益和权益,致使每当“双十一”落下帷幕之时,各类消费者被骗、被坑的新闻诉诸网端,有的是网络展示产品与实际发货产品严重不符、有的是网络商家迟迟不发货,还有的严重涉及到假冒伪劣产品……
电商黑名单的全网公示,既对网民购物中科学合理得甄别电商有正面的警示价值,同时对诚信、健康的电子商务环境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电商黑名单的集中公布,绝不是打击不良电商和重塑健康网购环境的休止符。
首先,黑名单不能替代政府执法监管。电商黑名单的全网式公布,绝不意味着各种不良网络购物行为的令行禁止,也不意味着这些赫然在列的“上榜”企业不会再次违规经营,它们可能有的“盖头换面”,可能有的改变了欺骗消费者的手段……这些都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细致入微、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执法,切忌认为有了黑名单,一切都一劳永逸。
其次,黑名单要创新公布形式让网民全面知晓。近两万家的失信企业,全部公布在网上,即使一家家浏览,也将花费不少的功夫,更不要说网民力求将其记住,并在筛选店铺时加以区别了。因此黑名单除了集中式的公布之外,还应该通过与各大购物平台合作的形式,把黑名单中企业按照产品类别一一划分,并在网站醒目位置加以提醒,这样就可以让网民全面知晓,更方便购物。
最后,黑名单式公开举措要持久运行。通过公开电商黑名单的形式,对各类不法商家和各种网购失信行为,无疑会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价值,但要想整个网络购物环境的明显改观,则需要这类利好举措一以贯之的执行和落实。此外,黑名单举措不能仅限于公布,同时还应该加大对不良电商企业监督、跟踪、指导的力度。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