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对照表,并就此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部属高校征求意见。在拟修订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首次将诚信教育写入管理规定,对失信学生可 ...
近日,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对照表,并就此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部属高校征求意见。在拟修订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首次将诚信教育写入管理规定,对失信学生可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11月19日《京华时报》)
于市场和社会而言,诚信是软实力,发挥着硬作用,无论是市场,还是社会,都应该充盈着诚信的力量。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下,逐梦而行的人们已经认识到,一个不讲诚信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而且,诚信不会自动而来,纵容和放任“投机者得利、老实人吃亏”,只会让诚信成为稀缺品。因此,人们希望加强诚信建设,支持失信惩戒。
但是,就当前诚信建设而言,最需要抓住抓好的人群是什么?在价值次序中,大学生还排不到前面去。在当前社会结构中,官员、商人、学者以及各种公共人物,他们占着更多社会资源,也是诚信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即便在高校中,也应该是从校长、从教授抓起。避重就轻,抓小放大,单把大学生诚信问题拿出来说事,提出更高的要求,像不像“柿子拣软的捏”?
有关方面的本意,可能并非如此。在政治诚信、市场诚信、学术诚信上,我们听到了不少口号,也看到了不少举措。但是,像“失信开除”这样的“硬着子”,还是见识得不多。最重要的人群,最严重的领域,在失信惩戒上软绵绵,对大学生却是出重拳、下猛药,两相对比,让人讶异。而且,“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最重要的人群,最严重的领域,弥漫着不讲诚信之风,在这样的风口,向大学生提要求,理不直气不壮,无形中加大了大学生诚信建设的难度。
在社会结构中,大学很特殊;在人生阶段里,大学时期很重要。就现实来看,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诚信问题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也有端倪,甚而严重。人们能够接受大学生成为诚信建设的领跑者,但人们不接受让大学生“孤独领跑”。换而言之,对于大学生诚信问题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对于严重失信的学生可以开除,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社会的主流人群,特别是提出要求的部门和校方,难道不应该言传身教,为大学生放样子吗?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在迷茫的时候依然需要疾步。大学历来有领风气之先的传统,很多有理想有才华的大学生,“我以我心向明月”,在促进社会进步上做出了榜样。诚信建设要有领跑者,人们希望大学生们能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自觉做诚信建设的领跑者。但是,人们不希望鞭打快牛,在诚信建设这条道路上,让大学生成为孤独的领跑者。事实上,诚信建设也很难单兵突进。因此,失信开除请不要只针对大学生,这是全社会的事,需要整个社会跟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