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消息,《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今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在近三万的受访大学生中,73的大学生使用余额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39%的大学生使用过银行理财产品或基金保险股票类投资产品,且偏好 ...
8月28日消息,《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今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在近三万的受访大学生中,73的大学生使用余额宝[微博]等“宝宝类”理财产品,39%的大学生使用过银行理财产品或基金保险股票类投资产品,且偏好风险较小、流动性较强的理财产品。
这份由北京宜信致诚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报告,调研覆盖了全国34个省、33个城市、252所高校的近五万名大学生,共完成29493份有效调研问卷,并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微博]营业管理部(北京)的指导。
报告显示,不足一成大学生选择贷款来弥补资金短缺。在还款方面,有5.61%的学生表示不准备按时还款,他们对还款的责任意识不是很明确,没有充分了解不按时还款的危害。在受访的大学生中,超五成不了解网络贷款。而在有了解过网贷的大学生中,有19.29%的人使用过网贷产品。
在对大学生网贷额度的调查中得出,近九成贷过款的大学生其贷款额度在5000元以下。近五成的大学生贷款用于日常消费,还有25%的用于电子产品购买。在有过贷款经历的大学生中,有四成的大学生有过逾期还款经历,其中近四成逾期还款的原因是手头没有足够资金。
报告显示,有64%的受访大学生愿意拿出生活费进行投资理财,而不愿意投资的原因有三,居首位的是缺乏资金,其次是不知道如何投资,再次是担心风险。
调研同时显示,逾八成大学生没听说过或不了解个人信用报告,知道信用报告中逾期记录保存几年的大学生只有12%,甚至有超三成大学生不知道个人信用报告里的逾期记录会影响未来的金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