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的很多农民发现,自己竟然莫名其妙背上了贷款且逾期未还,贷款银行是天镇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很多人因为担心自己遭遇同样的事情,纷纷到当地人民银行排队查询。据权威人士介绍,一旦出现被人 ...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的很多农民发现,自己竟然莫名其妙背上了贷款且逾期未还,贷款银行是天镇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很多人因为担心自己遭遇同样的事情,纷纷到当地人民银行排队查询。据权威人士介绍,一旦出现被人冒名贷款的情况,贷款逾期未还且银行没有及时核销,当事人很可能被列入信用“黑名单”,不仅今后无法贷款,还将面临被追债的境地,名下银行存款也很可能因此被划转。(7月13日《京华时报》)
短短两天的采访中,向记者反映“被贷款”的人就超过了百位,“被贷款”数额从2000元至80万元不等,贷款总额逾1000万元。这在当地已经引起严重恐慌,甚至陷入了人人自危的境地,人们纷纷到当地人民银行排队查询征信。目前,真相并未浮出水面,但可以肯定是只要存在未经本人知晓并同意的贷款,就存在违法犯罪。但这背后的隐忧值得追问。
首先需要追问的是,如此大批的“被贷款”是如何形成的?究竟何人所为?不难看出,当地银行贷款流程存在严重漏洞,监管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堵住“被贷款”野蛮生长的隐忧,不让损失继续扩大。其次,相对于肆意的“被贷款”,更须引起关注的是,人们对当地相关部门不作为的隐忧。
遗憾的是,当地警方目前仍未对此进行刑事立案,当地民警回应称,“目前已有50多名农民前来报案,反映被冒名贷款的事,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涉嫌违法发放贷款的,数额应在100万元以上,或者违法发放贷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目前,单笔数额都不到100万,不够立案标准。”
这显然在法律上站不住脚,且不论,涉案金额应累计计算。更严重的在于,警方对该事件定性有误,将之定性为“违法发放贷款罪”,该罪一般指贷款申请者本不符合贷款条件,却违法违规对其发放。而该事件却是形式上的贷款申请者并未提起申请,这就可能存在冒用他人身份进行贷款,或将涉嫌贷款诈骗罪,该罪立案标准仅为1万元。
另一方面,当地人民银行甚至挂出了通知,大概的内容是今年个人信用报告查询预约号已发完,农民再预约查询,得等到2016年1月4日以后。这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懒政行为,更为恐慌扩散推波助澜。
受害农民还有两重隐忧。一是合法存款是否会因“被贷款”被扣划。按照相关法律,即使存在真实贷款,也只有法院有权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对公民存款进行扣划,但现实中,却有不少银行未经法律程序,就对公民存款进行直接抵扣,这本是违法行为,但在一些地方却依然存在,农民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当地是否也存在这种情况值得追问;二是自身是否将因“被贷款”被列入信用“黑名单”。事实上,目前征信系统存在漏洞。征信服务中心在受理并公布不良记录信息时,只对商业银行的申请做形式审查。有些人被不法分子盗用身份办理贷款,本来是银行自己没有尽到审查义务,最终无辜者却被列入“黑名单”。这种隐忧具有普遍意义,须引起高度重视。
农民们本就法律意识不强,维权能力较差,当他们遭受可能的损失,职权部门没有理由置身事外,更应积极履职,积极协助、引导受害者维护权利,及时查清情况,并向社会发布,避免恐慌如同瘟疫一样蔓延,而非放任农民们申告无门,任凭恐慌肆虐。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