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女导游在带团工作岗位上辱骂游客强迫购物消费的行为,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曝光后,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这是一起违反《旅游法》相关规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国家旅游局立即责成云南省旅游委尽 ...
云南省女导游在带团工作岗位上辱骂游客强迫购物消费的行为,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曝光后,国家旅游局高度重视。这是一起违反《旅游法》相关规定,侵害旅游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国家旅游局立即责成云南省旅游委尽快查明事实,对损害游客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俗话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云南的这名女导游,在带团期间辱骂游客,强制要求游客购物消费,固然可恨,固然应当受到舆论的谴责。但是,如果设身处地地为她想一想,似乎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我付出了四天的时间,有父母、孩子,如果大家(游客)不消费,对得起你们的良心吗?”
也许有人会说,我购不购物,与你养不养父母、孩子没有任何关系。问题就在于,两个原本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却因为旅游市场的混乱,已变成了关系密切的方面。因为,按照现状,相当一部分导游是没有工资或工资收入很低的,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靠游客购物以后拿回扣。没有了回扣,也就没有了收入来源,也就养不起父母、孩子。
而导致导游必须依靠拿回扣过日子的,则是源于目前旅游市场因为价格战出现的“不合理低价”。事实上,旅行社打出目前的低价,别说利润,很多还要倒赔。所以还在做,一方面,为了占领市场,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其他不规范行为补偿。譬如降低服务质量、减少旅游景点等。而通过导游强制游客购物消费,也是旅行社弥补低价损失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导游让游客购物消费,受益的并不只有导游,还有旅行社。导游辱骂游客,一定程度上也是旅行社在辱骂游客。
事实上,有这名女导游心态的人,并不在少数。而游客选择“不合理低价”,也应当做好挨骂的思想准备。一名靠游客购物消费拿回扣生存的导游,是不可能容忍游客不购物消费的。在发现游客都没有购物消费的情况下,情绪失控也是必然的结果。这也可以认为是一种市场行为,一种利益博弈。因为,游客利益也不能建立在导游利益受损的基础上,而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的法则下。
自然,在对涉事导游进行处罚的同时,也应当想想,市场规则是否存在问题,目前的市场秩序对导游是否公平。游客是上帝,也必须建立在导游利益不受损害的基础之上。否则,就不是公平。
我们并不赞成导游用辱骂的方式对待不购物消费的游客,但是,也必须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给他们更多的生存空间。据报道,从5月1日起,国家旅游局将展开治理“不合理低价”专项行动。这意味着此前以企业为主导进行混战的旅游市场,将首次迎来政府参战。
政府参战治理“不合理低价”,当然是一种选择。但是,治理以后怎么办,也需要正确面对。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规范秩序,很快又会死灰复燃,甚至更为严重。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建立完善的市场规则,引入行业自律体系,就象金融、保险等行业一样,价格必须由行业协会共同制定,而不是乱战一气。在此基础上,稳定导游的收入。到时候,如果再出现强制游客购物消费、甚至辱骂游客的现象,严厉查处,决不手软。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希望对辱骂游客的这名导游,不要下手太狠,而应当以教育为主。真要下狠手,先对现行的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市场生态。市场秩序规范了、生态环境变好了,导游们能够不靠拿回扣过日子了,行为自然而然地也就会规范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