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岁末年初尤须明确信贷政策导向
来源:网络
2014-12-28 21:30:09
时值岁末,管理层正在通过引导扩大信贷投放来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但金融市场“不差钱”和实体经济“融资难”同时出现,市场流动性总体宽松与银行间市场内各期限利率全线上扬同时并存,金融资产价格走牛 ...
时值岁末,管理层正在通过引导扩大信贷投放来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但金融市场“不差钱”和实体经济“融资难”同时出现,市场流动性总体宽松与银行间市场内各期限利率全线上扬同时并存,金融资产价格走牛和实体经济走弱同时发生。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合理安排贷款进度和贷款投向,在岁末年初,还要充分发挥信贷政策导向作用。
今年以来信贷政策
效果显著
信贷政策是央行根据国家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对金融机构信贷总量和投向实施引导、调控和监督,促使信贷投向不断科学合理,实现信贷资金优化配置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换言之,国家的产业政策通过鼓励、限制或禁止某些产业、产品和技术的发展,合理配置、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而信贷政策作为实现产业政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主要着眼于解决信贷结构问题。通过引导信贷投向,调整信贷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信贷政策成效如何,主要体现在信贷结构的科学优化与信贷资源的合理配置上,而信贷结构是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判断标准就是信贷资金的投量和投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今年以来,主动的宏观调控与货币信贷政策的预调微调,使得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投放相对审慎,信贷结构已有了显著优化。央行发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人民银行加大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支持力度,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同时,进一步完善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管理,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借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涉农贷款平均利率低于其他同档涉农贷款平均利率;对涉农、小微企业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并要求再贴现票据的贴现利率低于同档平均利率,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从实施效果看,信贷结构出现积极变化,对“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继续增强。一是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二是涉农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三是信贷资金向西部倾斜,区域信贷不平衡状况继续得到改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经济网
2014-06-12 07:11:00
中国经济网
2014-06-12 07: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