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国考大战又起“硝烟”,31个省(区、市)46个城市的900多个考点,迎来近90万人参考。今年对考生的诚信要求提高了。放弃国考面试不在规定时间内告知将被归为不诚信,记入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与诚信档 ...
一年一度的国考大战又起“硝烟”,31个省(区、市)46个城市的900多个考点,迎来近90万人参考。今年对考生的诚信要求提高了。放弃国考面试不在规定时间内告知将被归为不诚信,记入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与诚信档案库。(12月1日人民网)
随着公考的升温,“国考热”的愈演愈烈,在招考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诸如“考霸”、“面霸”、“试考”、临时弃考等“不靠谱”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招考秩序,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诚信问题逐渐成为公务员招考的“拦路虎”。
“小信诚则大信立。”更何况公考甄选出的是国家公务人员,是党员干部,是不为名利只为奉献的服务者。如果在第一环节没有把好诚信关,那么招录进来的干部只会是欺瞒群众、言而无信、哗众取宠的“蝗虫”。诚信档案正是为了匡扶考生的道德失范而特别设定的,是干部德行的“试金石”,我们要为这一制度的强化而拍手称赞。
“实事求是”一直是我党开展工作最重要的思想路线,是我们党不断进步、兴旺不衰的秘诀。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领导干部要把深入改进作风与加强党性修养结合起来,自觉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民无信不立,“烽火戏诸侯”的道理无人不懂,只有在执政时令行禁止、一诺千金,才能赢得民心,诚信执政不仅是党员干部本身要具备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更是取信于民,还信于民的根本所在。
诚实守信不仅要靠道德的约束,更要扎紧制度的牢笼。诚信档案的进一步升级,就是要让考生明白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以及“不按规矩出牌”的后果,否则“人无忠言不可立于世”。不仅如此,还应该进一步为党员干部建立诚信档案,将诚实守信纳入到党员作风建设和政绩考核系统中去。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提高党性修养,做到“言必忠诚,行必中正”。
诚信档案既是干部德行的“试金石”,也是开启职业生涯的“敲门砖”,相信随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一定能选拔出具有真才实学、德行第一的党员干部。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