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监局日前连发7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辖区内7家商业银行共处以240万元罚款。这7家银行被罚与一家三口因透支信用卡过度无法偿还而自杀有关。今年6月4日,上海虹口区一户三口之家烧炭自杀,根据遗书,三人死因疑为 ...
上海银监局日前连发7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对辖区内7家商业银行共处以240万元罚款。这7家银行被罚与一家三口因透支信用卡过度无法偿还而自杀有关。今年6月4日,上海虹口区一户三口之家烧炭自杀,根据遗书,三人死因疑为信用卡透支无力偿还,这家人手上有十余张信用卡,总透支额度达50多万元。
犹记得几年前有报道称,2006年以来,台湾平均每天有一人因无法偿还“卡债”而自杀,台湾“卡奴”现象已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当时的报道还说,内地没有“卡奴危机”的苗头。没想到,到了2011年7月,宁波一女性“卡奴”因恶意透支还不起钱而自杀。今年6月,上海一家三口再因过度透支信用卡而债台高筑,走上了“不归路”。“卡奴”悲剧一再上演,到底是谁造就了“夺命信用卡”?
造就“卡奴”自杀的直接根源,应在持卡人身上。绝大多数人办理信用卡,是为了图安全、方便、快捷以及刷卡积分、消费打折等好处,他们有着较好的风险控制意识和能力。而有些人办理信用卡,则是为了突破自身经济状况,大把大把地花钱,于是投机取巧、恶意透支,一个个颇为潇洒、不受节制的简单透支行为,就可能换来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对于没有消费自制力的人来说,信用卡就是一剂“毒药”。
信用卡成为“毒药”,银行也或多或少地起了推手作用。银行发放信用卡是“无利不起早”,除了不菲的年费外,消费者刷卡消费,银行可从中挣得商户返还的佣金;若持卡人没及时还款,银行还可狠狠罚他一笔利息。于是各大银行纷纷铆足劲推广信用卡,以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摊派给员工。莫说严格核实申请人的收入等信息,有时只要有一张身份证复印件,就可轻易核发授信额度不低的信用卡。
信用卡申请门槛畸低,低到几乎无门槛,就给没偿还能力的人埋下了风险。据报道,烧炭自杀的那一家“卡奴”,不仅办了十几张信用卡,且每张信用卡的授信额度都比较高,除了他们自己要求申请的,竟然也有银行主动慷慨提升授信额度的。为了信用卡业务量,既不管银行内部损失,也不管持卡人会否债台高筑,如此发卡授信,无疑增大了信用卡的持有风险,恐怕相当于给欲壑难填者设下了陷阱。
故而,上海银监局对7家银行罚款240万元是应该的。当然,仅对银行罚款并不能有效杜绝“卡奴”自杀,罚得最多的银行也仅罚了50万元,无疑是隔靴搔痒。关键还是要治理银行滥发信用卡、滥授可透支额度、无视非法套现等问题。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