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温州金改9名引进人才3名辞职 银行企业存信用危机

来源:网络 2014-09-03 11:18:08

 “希望温州人民少关注我,而是关注房价虚高,影子银行等问题。希望温州的实体经济能够浴火重生。”这句被认为是“吐血告白”的真情豪言出自一位47岁的男人之口,他的名字叫马兴。  马兴,原温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 ...

   “希望温州人民少关注我,而是关注房价虚高,影子银行等问题。希望温州的实体经济能够浴火重生。”这句被认为是“吐血告白”的真情豪言出自一位47岁的男人之口,他的名字叫马兴。

  马兴,原温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温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马兴与温州金改结缘于两年半前的三月,正是春意勃发的季节。满怀壮志的他成功竞聘温州“金融108将”之一。

  而如今,法治周末记者查阅温州金改办网站对于领导成员介绍,马兴已不在其列。半年前,他选择了离职,选择了去“美国洋插队”,而心却难免牵挂在温州。

  像马兴一样的离职者其实不在少数。资料显示,更早选择离职的还有温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金灵君、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民间融资规范重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王晓峰。三人恰恰是温州金改“金融108将”中9名外来引进高级金融人才里的入选者。

  温州,这座被称为“中国犹太人之城”的金融改革城市正面临着金融人才流失的尴尬与落寞。

  9名引进人才3名辞职

  2012年3月28日,对于温州而言,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设立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金改正式拉开帷幕。

  一个月之后,温州市委组织部发布消息,决定面向全国竞争性选聘108名金融人才。选聘的金融人才中最高年薪达100万元。

  在温州市委组织部发布的《温州市面向全国竞争性选聘金融人才职位需求情况一览表》中,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温州“招贤令”中的“108将”主要有三类——金融监管人才、金融业务人才和金融高级管理人才。马兴就属于最后一类需要的人才。

  优厚的薪酬是温州当年招聘的一大亮点。有资料显示,108人中,最高年薪高达100万元,高级管理人员则有30至60万元,专业技术人员一般为15万元左右,最低的也有8万元,岗位在市属国企。公务员序列的如市、县金融办副主任薪酬则与当地同层级领导人员同等待遇。

  与此同时,除了薪酬待遇,温州还在住房、户口、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温州“求贤若渴”,加上优厚的待遇,人才纷纷慕名而来。据温州市委组织部披露,共有965人报名,平均9人竞争一个岗位,最热门的“温州市金融办副主任”一职引来64人报名。

  “在大城市,做一个高薪白领,并没什么不好,但难免会像被注册的符号。”马兴在就任时公开对媒体表示,“参加温州金改,是为了一个不一样的环境,一份全新的工作,更是期待一种意想不到的可能。”

  当年,温州金融的光环似乎又在很多人的期待中亮起。

  同年4月,温州民间借贷中心挂牌,金改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7月,温州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心挂牌;同月搭建金改融资服务平台,金融改革广场开业;11月,温州金融改革12条细则出台。

  改革似乎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然而,短短两年半期间,9名外来引进高级金融人才中就有3名选择了辞职,占外来高级金融人才的三分之一。其他几位仍然在职,其中:顾威,现为温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金融办副主任;汪锋,现为为温州金改区金融组织创新重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张将来,现为温州金改区资本市场培育重点项目办公室副主任。

  而据相关媒体报道,除了上述高级金融人才外,其他一些单位也出现高管离职的现象。“具体有多少人离职,没有具体统计过,温州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温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抱负难施或是离职主因

  被聘任为温州港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的金灵君在递交的辞呈中表示,自己离职的原因是“没有得到明确的工作分工。”

  温州金改一直难以达到当初的预期,或许是离职者选择离开的动因之一。

  一份来自中国社科院关于温州的调研报告显示,温州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确实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互联网联保危机仍在蔓延;银行与小微企业存在信用危机;小微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尚未实质解决。

  此前,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的采访时也有表示:“客观地说,金改有一些成绩,但从中小企业的反应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相对有一些下滑,因此在金改的进度上,温州可能跟预先所设想的不太一样。这就造成了有些原来规划中的工作,如企业的设置,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展。人才入职之后,即使拿到这个薪水,他也觉得没能尽职所责而受之有愧。既可能有薪酬方面的原因,或许也与整个金改的进度有关。”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对记者表示。

  浙江大学金融学系教授马良华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赞同了上述观点,他认为:“人才来到温州后,可能现实与期望差距很大。薪酬等待遇或许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很多人是抱着长期的事业规划到温州的。在现实中,这些抱着事业愿望去的人可能无法通过他们的智慧与才华,实现自己的预期职业规划。”

  “离职者可能认为,温州这个城市对内包容度较大,但外地人想真正融入其中,难度较大。”马良华补充。

  不断努力中的温州

  对于人才的缺乏与流失问题,温州市一直在不断努力解决。

  为了汇聚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在金融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力量,深入开展金融改革理论研究,培养当地金融人才,2012年5月18日,温州大学金融学院挂牌成立。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温大金融学院是“金融三院”(即温州市金融研究院、温州大学金融研究院、温州大学金融学院)之一。该院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熟悉温州金融活动机制、适应温州金改的专业金融人才。

  与此相应,温州企业也在为培养专业金融人才不断进行尝试。

  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日前,温州首个金融从业者培训学校(筹)正式揭牌。该培训学校(筹)将采用“众筹”模式进行组建,让温州企业主自发地投身金融平台建设。目前,该校教学点设在温州高新园区的金改广场。今后,将根据需要面向不同层次的人群开展各类金融知识培训。最终的目标是为温州金融去“草根化”,从而实现金融人才的专业化。

  “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投资与融资的关系、市场化与监管的关系。落实到体制与机制层面,关系到温州金融改革的最终成效。处理好这些关系,能够减少因顾此失彼所带来的错误或曲折。”马良华如此回复法治周末记者。

  在温州金改办的官网,记者发现温州金改仍然按月如期披露相关的工作进展。正如马兴离职的告白所言:“温州的独特性让其更富于先导性,也让其更加敏感,更可能会放大改革的利益与弊端。这会让温州走得更远,也会让温州的问题更容易暴露无遗。很难说,这是温州的福气,还是不幸。”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昆明市规划局约谈三家失信设计机构


行走春城 2018-02-24 11:09:53

重庆市新设6个个人信用报告自助查询点


重庆日报  2014-06-12 18:59:1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