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在谈到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内容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表示,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要。目前在 ...
今天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召开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新闻发布会。在谈到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内容时,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田锦尘表示,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要。目前在我们国家存在着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信用缺失是一个原因。
田锦尘还表示,我们的贷款、金融支持包括其他资源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信用的基础上,如果没有信用就必须提供一些其他的抵押、担保,小微企业在这方面实际上没有这个能力,但是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又不完整。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建设。一方面,小微企业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诚实守信。另一方面这些信用记录要很好的归集、整理和应用,为小微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
针对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问题,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副局长张子红也表示,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非常重要,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两个专项工程。支持小微企业贷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方式,也是发展我们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内容。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去年和今年国务院分别召开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支持农村地区发展的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根据部署,这些年来人民银行在这方面,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也推进了相关的工作。
对此,张子红进一步介绍表示,目前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措施,2009年印发了《关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2013年印发了《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数据项指引》,今年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在全国确定了63个地市县,作为重点试验区来推进。
此外,建立完善信用信息的征集和信用评价机制,在各个地方将分散由各个部门掌握的小微企业和农户的信用信息整合,建立了信用档案,目前在全国累计为244万户小微企业和1.54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评定了1亿多的信用农户,建立了100多个信用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
构建了信息的通报和应用机制,依托信用档案系统提供了查询分析的服务,实现了小微企业农户等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的共享,为地方政府的履职,金融机构信贷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持。到今年的3月底,累计已有37万户小微企业,8900多万农户获得了银行贷款的支持。
联合各个方面发挥了信用激励的政策合力,引导金融机构结合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完善对小微企业信贷决策的流程,包括对农户方面的一些政策措施,来逐步引导金融向小微和农户方面支持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