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人大代表、蕲春县株林镇党委书记陈菊珍抱怨工资低,不如打工者。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传来质疑声一片。这不是第一次出现公务员哭穷的现象,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公务员的各项福利、补贴被取消, ...
近日,湖北省人大代表、蕲春县株林镇党委书记陈菊珍抱怨工资低,不如打工者。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传来质疑声一片。这不是第一次出现公务员哭穷的现象,随着“八项规定“的出台,公务员的各项福利、补贴被取消,于是出现了一种奇怪现象——公务员“哭穷”:基层公务员“哭穷”;普通公务员“哭穷”;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也“哭穷”;伴随着哭穷声的同时,是网上的质疑声,甚至是骂声。
在许多人的潜意识里,公务员就等于官员,是“有面子”、“有油水”的代名词。尤其是一些贪官的腐败堕落现象,更是造成民众对公务员的误解。在社会调查被误解的职业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公务员。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公务员都在基层,他们的收入并不高,甚至是低于普通水平。
在公务员队伍中,其工资水平因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存在很大差异。但是,即便如此,公务员依然成为人们热追的“饭碗”。这就造成了公务员哭穷被骂的现象。而且一听说公务员要涨工资,很多人便有抵触情绪,他们固执地认为,公务员的待遇够好了,再给公务员涨工资是社会不公。其实,这是一种偏颇的观点。
要改变这一现象,首要问题是公开。对公务员的工资进行公示,让公众评判是高还是低,并对公务员工资进行彻底的改革:一是确定公务员工资水平的基本标准,既让公务员能够接受,也让公众能够接受,这个标准应该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并参照当地工资水平。二是消除公务员工资收入中的混乱现象,对一些补贴也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杜绝公务员的灰色收入以及隐形福利。三是对公务员中的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严惩,并对公众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只有如此,让公务员的工资大白于天下,才能避免公务员哭穷被骂现象的发生。同时,在社会的监督之下,对公务员形成约束力,从而有利于公务员更好地维护自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