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梗概到手的货物部分被打湿,外包装完好无损里面的东西却是坏的。面对物流公司和货主争执不下的货损理赔纠纷,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靠货运双方签订的运输途中的风险合同。热线回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日益 ...
>>>新闻梗概
到手的货物部分被打湿,外包装完好无损里面的东西却是坏的。面对物流公司和货主争执不下的货损理赔纠纷,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靠货运双方签订的运输途中的风险合同。
>>>热线回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日益频繁的交易需求,物流公司成了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行业。由于物流公司资质良莠不齐,业界鱼龙混杂,货物丢失损坏、理赔难等问题引发的法律纠纷“此起彼伏”,消费者货物受损后往往面临维权难的困境,而解决这些纠纷的唯一办法就是货物运输途中的风险合同。物流纠纷是如何产生的?它的理赔是怎样的?到底有多少人签订货物运输途中的风险合同?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展开了为期三天的调查。
托运部工作人员正在卸货
新疆都市报讯(记者滚艳 卢子摄影报道)
货丢货损理赔难,代收款难讨
近年来,新疆都市报热线电话所反映的纠纷事件中,物流纠纷越来越多。为挽回损失,有的商家不仅扣押货运司机的车,还会围攻不结代收款的托运部。往往本报报道了一起物流纠纷事件后,连续几天都会接到多起物流纠纷的投诉电话。
2013年10月29日,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工业园的一家油漆公司,因为货物延迟一周收到致油漆公司损失了几十万元,为了让厂家承担责任,油漆公司拒绝卸货并扣押了货车司机的车。为要回车辆,货车司机马先生和油漆公司负责人几经争执,并在派出所报案,一周后才要回车辆,为此他损失了几万元收入。最终,律师说,这起纠纷只能依据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合同来解决。
乌鲁木齐市地王商城一鞋店的店主程女士向记者介绍,2012年冬天,她通过一家托运部给喀什地区的一个客户发了三件价值3万元左右的货。发货时托运部的人承诺只要代收款收到不出一个星期就会结给她。半个月过去了她去索要,托运部告诉她代收款还没有收回来,她打电话给客户,却被告知货款早就交了。之后不久该托运部就搬家了,为了要回代收款,她跑了近3个月时间,自此再也不敢发代收款的货了。
乌鲁木齐市某工商所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今年上半年他们接到的近70起投诉案中,有近一半是物流纠纷。其中最常见的纠纷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货物在运输途中丢失、损坏或者是延迟而造成的损失;代收款没有结清物流公司不见了踪影、理赔不合理等。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