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受医疗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困扰的东莞市卫生局终于向小门诊、小医院开刀了。下月起,东莞将试行“医疗机构黑名单”制度,对目前存在的13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整治。 医疗机构乱象多 从去年7月开始,东 ...
饱受医疗机构违法、违规问题困扰的东莞市卫生局终于向小门诊、小医院开刀了。下月起,东莞将试行“医疗机构黑名单”制度,对目前存在的13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整治。
医疗机构乱象多
从去年7月开始,东莞市卫生局就一直饱受医疗机构违法、违规事件的困扰。先是被曝出“东莞所有的男科医院均无医疗执业许可证”,接着又有多家小门诊、卫生站因违规开展医疗诊治、超范围经营和乱收费等行为被媒体曝光。
据介绍,东莞医疗机构目前主要存在着违规执业(门诊部挂妇科、男科等专科牌)、超范围经营(无执业资格的医生坐诊、非法人流等)、欺诈患者(乱收费等)、发布虚假违规广告、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等问题。
“不仅民营小医院、小门诊部存在乱象,甚至一些公立的镇街医院也公然违规。”一名了解内情的政府人士告诉记者,比如,“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东莞大朗医院被患者连续投诉达6次,其中欺诈患者的投诉5次,涉及金额5.4万元”等。
今年9月中旬,省纪委通报了14起庸懒散奢的典型问题,其中暗访组发现了东莞多家小医疗机构存在超期经营、违规经营、欺诈患者等问题。此后,东莞市卫生系统中的11名领导受此事件影响被予以诫勉谈话、警告处分等不同程度的处分。
查处20家小医疗机构
新任卫生局长金行中上任后便着手整顿东莞的医疗机构乱象,迅速开展了“整治医疗秩序、打击非法行医”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针对医托、“黑诊所”、假医生、“两非”(非法人流和非法胎儿性别鉴定)、非法违规诊疗、违法医疗美容诊疗等问题,时间将持续到明年的10月份。
此后,包括东莞清溪银山门诊部、东坑镇黄屋村卫生站、厚街三屯商业街门诊部等20家存在问题的小医疗机构先后被吊销和暂缓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东莞市卫生局近日正式公布了《东莞市卫生局违法违规执业医疗机构公示制度(试行)》,宣布从下个月起试行“医疗机构黑名单”制度,对目前存在的13种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整治。
据介绍,“黑名单”制度正式实施后,该局将每月公示和更新一次违法违规执业医疗机构的“黑名单”,鼓励举报违法违规行为,并提醒市民警惕“黑名单”上的医疗陷阱,正确择医。
对被纳入“黑名单”的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将对其实施重点监管,除专项行动监督外,每年监督巡查不少于四次。如发现医疗机构在被纳入“黑名单”公示期间仍继续违法违规执业的,除延长公示期限外,还将从严重处。
13种违法违规情形
1.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
2.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或擅自篡改《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内容发布医疗广告的;
3.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4.一年内受卫生行政部门处罚两次或以上的;
5.一次行政处罚中包含三项或以上违法事实的;6.一个记分周期内不良执业行为记分超过12分的;7.一年内被投诉并经查实违法行为两次或以上的;8.发生医疗事故,经鉴定医疗机构负完全责任的;9.存在医疗欺诈行为的;10.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
11.因违法违规执业行为被上级有关部门及媒体暗访曝光或造成社会重大影响的;
12.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执法或者拒不改正违法违规行为的;
13.其他严重违法违规执业行为。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