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草案)》近日对外征求意见,与现行管理条例相比,草案加大了处罚力度,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逃票3次及以上的还将纳入个人信用记录。这意味着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中有地铁逃票记录的人, ...
《南京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草案)》近日对外征求意见,与现行管理条例相比,草案加大了处罚力度,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逃票3次及以上的还将纳入个人信用记录。这意味着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中有地铁逃票记录的人,在办理信用卡、申请房贷或找工作时都会受影响。 (据12月3日《扬子晚报》)
根据初步统计,南京地铁去年因逃票损失800万元左右。事实上,逃票现象并非中国独有,在公交系统发达的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都曾出现过类似现象。例如早年德国公交,一年曾有3.5%的乘客逃票,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欧元。为了应对逃票,德国主要采取三种措施。一种是设立稽查队,二是对逃票者进行经济处罚,三是实行信用联网系统,这也是最厉害的一招——“信用污点”的后果尤为严重。
正因多管齐下,在德国乘坐地铁者极少有抱着侥幸心理去逃票的。而对比之下,中国的公交系统营运管理则短板明显。眼下,南京将地铁逃票与申请房贷挂钩,不失为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因为说到底,地铁逃票是一个人的诚信出了问题,而房贷申请则很大程度建立在公民诚信的基础上。“地铁逃票将影响申请房贷”等于借鉴了一处失信可能处处受限的思路,不失为一个进步之举。尽管当下个人征信系统还比较简陋,相关法规也没有完善,但有些举措可以实施起来,至少可以促进原本重视信用的人继续保持信用,防止“劣币驱逐良币”,防止守规矩的人被逃票大军带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