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4日从江苏省经信委信用办获悉,江苏“省级”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已经步入实施阶段,明年9月底前将建成投用,初始化信息量达到数亿条。今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用事业单位在行政服务、公共服务环节 ...
记者14日从江苏省经信委信用办获悉,江苏“省级”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已经步入实施阶段,明年9月底前将建成投用,初始化信息量达到数亿条。今后,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公用事业单位在行政服务、公共服务环节将可查阅到个人信用信息。
据悉,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是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也是该省确定的“一网三库”(即诚信江苏网、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信贷征信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二期工程已完成主要功能开发,人民银行信贷征信数据库已建成应用。
按照《江苏省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有五类个人信用信息将被归集,主要包括以公安部门提供的全省7800多万常住户口人口中的18岁以上的公民的个人基本信息、履约信息等基本信息,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组织、金融机构、公用事业单位、行业组织等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形成的与个人信用相关的信息,以及其他个人信用信息。
根据近期进度规划,江苏省将首先形成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及重点职业人群信用专题库和文明交通信用专题库。通过数据库服务平台将实现个人信用信息核查,并与省企业信用基础数据库有机融合,实现企业和个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关联失信惩戒。数据库以满足政府部门社会管理需求为主,兼顾社会服务需求。
“个体工商户及公务员、律师、医师等18类重点人群,信贷、纳税、缴费、合同履行、家庭责任履行、公共秩序遵守及偷盗、欺诈、制假售假等方面信用信息,是初期关注的重点。”江苏省信用办相关人士介绍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