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厦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力争明年建成全市诚信信息平台

来源:网络 2014-12-15 13:48:40

  历经半个月,足迹踏遍厦门边界15个站。通过记者的视角,以融媒体报道形式,全方位展现美丽厦门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转型之美,进行一次文明创建的“巡礼”。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厦门市不断巩固创 ...

  历经半个月,足迹踏遍厦门边界15个站。通过记者的视角,以融媒体报道形式,全方位展现美丽厦门的人文之美、生态之美、转型之美,进行一次文明创建的“巡礼”。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厦门市不断巩固创建成果,健全完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文明创建,机制先行。我市通过完善领导机制,持续保持创建力度不减;推进创建常态化,促进创建水平持续提升和良好氛围的形成。我市把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为建设美丽厦门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抓住突出现象和倾向性问题,开展有的放矢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通过持续不断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规范道德行为、树立社会新风,厦门城市建设与市民素养有新进步。

广泛开展道德实践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夏天到冬天,从一杯可以仰头灌下的凉开水,到一杯热腾腾的热饮,折射出的是厦门这座城市的文明和关爱。环卫工人是一座城市的“美容师”,市委文明办联合本报共同发起关爱环卫工人的“爱心饮水站”,上千家爱心企业积极参与,为环卫工人提供饮水便利。日前,这一行动升级到“冬季计划”,跨越冷暖,一杯水传递着这座城市的温度。当前,我市已征集设置了上千个“爱心饮水站”,引导市民尊重环卫工人、维护环境卫生。

  这是厦门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载体。在全市普及教育中,除了树立典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外,厦门市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推动人人实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化。“文明餐桌”行动推动节俭养德、文明餐桌、垃圾不落地等具体行为养成,在全市餐饮店张贴标语,评选239个示范点,引导就餐“不剩菜不剩饭”。同时,厦门市从基层抓起,以社区为重点,开展群众乐于参与的各类活动,推进文明家庭、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等基层群众性创建活动,夯实基层基础。从孩子抓起,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指导纲要》,把20所学校建成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深化做美德少年、写家训晒家规等道德实践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在孩子心中扎根。

  同时,厦门市围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广泛开展节日民俗、经典诵读、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大力宣传普及传统节日知识,大力倡导现代节日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和谐邻里节”已经连续举办八届,得到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各社区开展“社区睦邻卡”、“爱心平安铃”、“四点半学校”等特色活动,广大居民力所能及为邻居做好事、做公益,营造了邻里和睦、和谐共处的人际关系。通过各类活动,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实际、融入生活,做到润物细无声,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

从群众关切点入手 推进诚信制度建设

  诚信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标志。近期,中央文明委正式下发的《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把“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作为中央文明委部署的重点工作,制定测评标准、加大考评权重。当前,我市正进一步整合资源,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市诚信信息共享平台及信用信息数据库,完善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

  在推动诚信建设中,厦门市从群众的关切点入手,率先在政务、商务、司法等重点领域推进诚信建设。餐桌安全事关千家万户,我市开发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对市场流通的10.38万种食品实行全程追溯监管,销售食品基本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在厦召开推广经验。持续开展“诚实劳动、诚信经营”创建,引导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窗口行业、食品药品企业常态化开展“诚敬做产品”主题教育活动。

  “老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厦门市建立联合惩戒制度,与市中级法院、环保局、质监局、工商局签署“构建诚信、惩戒失信”合作备忘录,对“老赖”进行曝光、限高消费,厦航公司对失信被执行人拦截达650人次。结合改革试点,构建起统一的商事主体登记许可及信用信息公示平台,进行失信惩戒,近1.5万户商事主体被纳入经营异常名录,在组织机构代码年审、财政资金招投标、银行开户贷款等方面受到限制。

  同时,厦门市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和厦门文明网等平台,利用“3·15”等时间节点,广泛宣传诚信理念,讲好践诺守信故事。将先进典型事迹制作成灯箱宣传牌在步行街、公园等公共场所展出,让诚信理念入脑入心。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设置诚信“红黑榜”信息平台,集中发布企业和个人工商信用、产品质量、纳税情况、债务偿付情况等方面红黑名单,实时更新,引导诚信经营。

志愿服务常态化 志愿理念深入人心

  志愿服务,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标杆;志愿者,是文明创建的生力军。随着我市志愿者队伍的不断壮大,厦门市以社区为重点,积极开创志愿服务新模式,努力助推志愿服务从“搞活动”向制度化、常态化的转变,让志愿者心有所献,力有所使,情有所归。如今,志愿服务之花已绽放鹭岛每一个角落,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志愿者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今年来,在整合、吸收、梳理的基础上,市文明委先后制定出台《厦门市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实施意见》和《实施意见任务分工方案》,提出建立健全注册登记、志愿培训、需求对接、服务记录、社工带义工、党(团)带头、星级认定等11项制度机制,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

  每年春运期间,一个个“小红帽”穿梭在火车站、汽车站候车大厅,携老扶幼,为过往乘客端茶倒水,提供便利。这道流动的风景线,正是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连续18年开展的“青年志愿者与春运同行”志愿服务活动的场景。

  依托项目建设,提升志愿者服务技能,使志愿服务更加专业。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助残志愿服务队、文化科技志愿服务队、医疗机构志愿服务队纷纷进社区……组织企业、机关、学校、医院及市志愿者联合会、各协会各专业志愿服务队下基层进社区,成为今年我市志愿服务一大特色。

  加强队伍建设,是提高志愿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今年,厦门市通过建立先培训再上岗制度,有计划、分阶段地把志愿服务理念、志愿者权利义务及纪律、志愿服务基本技能等纳入培训,志愿者服务技能得到提升。仅今年,组织社区志愿者培训170期,受训人数12520人。志愿服务要常态化,阵地建设不可或缺。从2011年起,厦门市普遍建立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335个社区中有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322个,基本实现社区全覆盖。

立足城市定位 深入倡导文明旅游

  倡导绿色出行,提倡文明旅行。细心的游人不难发现,每逢周末,在厦门市各个重要景点,都活跃着一支“小红帽”,他们积极宣传引导文明旅游,为游客提供各类咨询等服务。他们是来自厦门市的“厦门白鹭志愿联盟”、“旅游志愿服务联盟”、“光明志愿联盟”、“三角梅志愿联盟”等志愿服务队,每周末他们都定期到车站、码头、机场、旅游景点开展文明劝导、维护公共秩序、宣传旅游知识。

  立足厦门国际旅游城市定位,厦门市切实把文明出境游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开展以“同倡文明旅游,共建美丽厦门”为主题的活动,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宣介文明旅游理念;常年在出入境办证大厅、口岸、旅游集散中心、酒店、景区等处,设置公益广告、悬挂标语标识,发放文明出境游宣传材料。为提高导游的服务水平,我市举行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把文明旅游宣传纳入导游员培训、考核,贯穿行前教育、行中引导、行后总结等旅游行程始终。

以城带乡 共建美丽乡村

  城乡共同文明,是提高文明创建水平的有效途径。厦门市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居住质量入手,大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水平。组织199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157个行政村签订共建协议、常年开展活动,三年来帮扶资金540万元。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实现三级联播联控,农家书屋在全市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并试点数字化工程。常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引导村民追求科学健康、文明低碳的生活方式。

  美丽乡村建设,从环境整治入手。厦门先后开展建设农村完整社区15个,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点34个,高速公路、铁路等快线整治项目12个,抓好村庄房屋立面整治、污水处理等环境治理工作,形成乡村宜居环境。截至2013年底,全市146个行政村获省级以上生态村,14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镇考核验收。

  村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为了变“让我干”为“我要干”,厦门市发动村民共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形成共建共治、和谐和美的乡风民风。广泛开展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涌现出马塘村、垵炉村等一批文明村镇创建典型。(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云南购买无人机将实名制登记


网易 2017-05-15 11:26:22

山东拟建企业环保信用报告


中国环保在线 2015-08-03 10:31:53

郑州首次给用人单位分诚信等级


网络 2014-11-14 13:14:4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