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川区工商分局以企业信用信息为依托,借助政府信用的公信性,个人信用的全面性,以政府信用为表率、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打造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信息体系,最终形成 ...
今年以来,南川区工商分局以企业信用信息为依托,借助政府信用的公信性,个人信用的全面性,以政府信用为表率、企业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打造政府、企业、个人“三位一体”的社会信用信息体系,最终形成“一入黑名单,各部门亮黄牌”的联动机制, 加快“诚信南川”的推进步伐,有效促进了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健全内部运行机制,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日臻完善
首先,南川区成立区政府法制办、人民银行南川支行、区工商分局三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信用信息建设协调小组。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工商分局,负责日常工作。以此实现了部门之间的“业务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促进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其次,构建一套制度体系。区政府法制办、人行南川支行、工商局联合出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实施方案》,《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暂行管理办法》,签订《信用信息资源共享协议》,明确目标任务。同时由区政府制定下发了《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公开管理办法》、《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2013—2015年)》、《招标投标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人行南川支行制定了《金融征信保密工作制度》,区工商局制定了《企业信用管理规范》等系列制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培训一支人才队伍。各成员单位抽调专人专职负责信用信息的收集、交换、录入。同时除了采用“以会代训”的方式加大对信息员的培训外,还建立了QQ交流群,确保各单位信息员熟练掌握信息平台使用方法,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工作。
目前,在“三位一体”信用信息体系建设中,已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5次,解决建设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26件,开展联合征信系统相关知识培训8次,累计受训人员127人/次。共征集整合各类市场主体信息共75996条,比去年同期的60191条增加15805条,增长20.79%。征集行政许可等信息5509条,其中优良信息66条,不良信息1233条。据监测系统显示,征信系统中数据错误率为0。
建立“征信+信贷”机制,打造安全可靠的金融信贷环境
为打造良好规范的信贷环境,南川区设立了企业、个体信用融资超市。在信用数据收集上,重点完善信贷数据保障机制,推动数据质量稳步提升,金融机构企业信贷数据入库率达到100%,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信贷数据入库率达到100%。建立了“先信用查询,后信贷融资”的全新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融资效率。截至2013年 10月,全区已有1634户企业获得了银行授信意向,共有1165家企业和5865户个体户通过信用融资超市平台成功获得共计25.38亿元的融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同时,建立征信贷款服务站。在人行南川支行成立“信用贷款专营中心”,完善信贷制度,研发信贷产品,借助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帮助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提高审贷效率。同时以“守合同重信用”评选活动为基础,积极推进信用企业、信用个体户创建工作,建立企业、企业法人、个体户的信用档案,开展了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在全区34265个市场主体中评定首批2000个信用企业、信用个体户。
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发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社会效用
南川区工商局依托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开展企业信用查询服务,满足社会各界不同的信用需求。区民政局利用企业信息系统查询有关享受财政补助资金人员开办企业情况。从企业信用征信平台查询到城镇居民开办企业人员50户,农村人员开办企业13户,每年享受财政补助资金201180 元;民政部门核实后,停发63人的财政补助资金,节约了国家资金。截至10月底,提供企业信用信息查询服务5727次。
为政府、部门评优评强提供参考依据。根据《南川区区长质量管理奖评选办法》有关规定,将企业的信用信息纳入评奖条件。通过信息查询,出具企业信用报告41份,按照《评选办法》,经区政府决定,授予双赢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诗仙太白古晟酒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得首届重庆市南川区区长质量管理奖。向区总工会提供农民创办企业信用报告30份,供区总工会评选第二届“十佳农民工”。
南川工商局积极推动区委区政府出台《推进“清廉南川”建设的决定》,将市联合征信系统连接到区纪委、公管办,在政府采购、土地招投标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采取查询与企业信用报告相结合的运用办法。在每次招投标活动结束后的3天公示期内,查询前3户中标候选企业的信用信息,按照企业诚信等级的高低,依次进行淘汰,最终选择失信记录少,诚信程度高的企业作为中标企业。原则上对存在严重失信信息或处于严重失信行为影响期内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中标后,将中标企业的信用报告交公管办备案,同时将中标企业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在南川区政府公众信息网、南川区公共资源交易网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现已查询企业信息416条,打印企业信用报告115份。截止目前,南川区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以及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等场内交易416次,交易总额达49.5亿元,开标评标过程实现零投诉,共为政府节约投资或增加收益达8003万元,取得了明显成效。
构建信用奖惩机制,促进诚信信用行为
该区还出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暂行管理办法》。明确奖惩方式,细化奖惩内容,严格根据“信用监管评价等级”区别对待企业,决不仅仅开具“空头支票”应付了事。
扩大信用奖惩机制的应用范围和影响面,除在工商系统内充分授予企业奖励待遇或采取惩罚措施外,还积极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推荐、建议,为守信企业提供政策优惠,实现信用资产转换为企业实际利益,又使失信企业处于“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境地,达到促其改过,重塑信用的目的。
2013年2月9日,南川区三南铁路金佛安置房建设工程项目对外招标,在报名企业中,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由于有行贿被处罚记录及其它不良信息记录而被取消投标资格;2013年3月8日,区交通局“2012年烟区惠民工程道路畅通工程六标段工程对外投标,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因与重庆市云阳县明浪小额货款有限责任公司有借款合同纠纷,查证后,该企业自愿放弃中标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