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评论:谁在纵容泄露个人信息?

来源:新民晚报 2013-10-26 23:57:36

  圆通快递被曝光百万客户信息遭实时兜售后,相关网站“单号淘”虽已无法打开,但网上却又出现有相同功能的“单号7”及“有单啦”网站,并依然大肆售卖圆通顾客的个人信息,有记者暗访时,仅花1.6元就买到两条个人 ...

  圆通快递被曝光百万客户信息遭实时兜售后,相关网站“单号淘”虽已无法打开,但网上却又出现有相同功能的“单号7”及“有单啦”网站,并依然大肆售卖圆通顾客的个人信息,有记者暗访时,仅花1.6元就买到两条个人信息。而圆通方面目前则依然无法确定“内鬼”,只能向警方报案。

  近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此起彼伏”,如家等便捷酒店、东航、南航客户先后躺着中枪,让公众有如“裸奔”。如果花1.6元买信息的不是记者而是电话诈骗犯、入室行窃犯,又该如何是好?

  目前职能部门仅是在依据《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行业规范在处理相关企业,这远远不够。企业严格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是消费者的合理预期,否则社会就有可能付出高得难以想象的代价。让企业承担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主要责任,是市场发达国家通行多年的规则。中国社科院也早已在2009年的“法治蓝皮书”中就已明确强调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迫切性。之所以迟迟没立法,恐怕只能以来自既得利益群体的立法阻力来解释。

  央视近日披露,超过三分之二的垃圾短信其实都是三大电信运营商自己发送的。对类似这样的央企国企还有他们的婆婆来说,任何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都可能意味着损失巨大的既得利益。所以推动个人信息法规的立法,应该强化立法透明度,让婆婆们在公开场合、在镜头前发表立法意见。这样,“权为民所用”才能体现到实处。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斩断那些伸向孩子们的“黑手”


新华网 2018-09-28 16:48:37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信用卡裸奔 “盗刷险”救命?


网络 2014-09-17 23:47:4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