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轻视信用风险 七成债基近三月负收益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08-13 21:30:27

  债市疲弱,拖累债基。  今年6月以来,多只信用债评级遭到评级机构下调。  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信用债中有42只债券的债项评级下调,475只债券的主体评级下调。  在信用债如此大面积的 ...

  债市疲弱,拖累债基。

  今年6月以来,多只信用债评级遭到评级机构下调。

  据WIND统计显示,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信用债中有42只债券的债项评级下调,475只债券的主体评级下调。

  在信用债如此大面积的评级下调影响下,债基近期表现欠佳。

  据好买基金数据显示,近3个月以来,全部434只债券型基金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0.88%(A、B分开算),仅有110只债券型基金获得正收益,超过300只债基是负收益。

  其中,近3个月,业绩表现最好的债基是汇丰晋信2016基金,总回报率高达3.86%,而业绩表现较差的是博时转债基金、博时稳定价值、华安可转债和建信转债增强基金,总回报率分别为-8.3%、-6.9%、-6.4%和-6.3%。

  “这一轮下跌中,以可转债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可转债基金下跌幅度最大。” 好买基金研究副总监曾令华表示,在中国债市历史上没有出现违约的情况下,养成了机构投资者信用风险淡化的后果。

  在目前的背景下,交银施罗德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李家春表示,今年下半年投资重点关注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

  信用风险淡化

  今年6月以来,债市表现疲弱,特别是信用债。

  数据显示,6月1日,中债高收益企业债净价指数还位于94.86的阶段高点,到了8月1日,则降为了93.58点,处于近一年多以来一个比较大的调整阶段。

  “下调评级的债券,价格下滑程度远超过未下调评级的债券,这对债券型基金的业绩表现也产生了不少负面影响。”曾令华告诉记者,业绩跌幅较大的债基,不少是可转债投资较重的原因。

  据好买基金统计数据显示,在6月初至7月底,债券型基金的平均跌幅达1.77%。除了跌幅最大的可转债基金外,在纯债基金中,国富恒久信用基金、信诚优质纯债、广发双债添利基金等也受可转债影响较大。

  此外,有些表现较差的债基与踩中地雷有关。例如,鹏华丰泽分级基金持有11华锐01区间下跌17.57%;信达澳银稳定增利基金持有的11中利债下跌8.91%;博时天颐基金持有的11士兰微(7.00, -0.11, -1.55%)下跌5.83%。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债券评级遭下调导致债基业绩下滑,主要原因在于机构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淡化,“不计后果地采取逆向投资的思路,不问质资,只看收益率,而未来债券违约的出现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而机构投资者的信用风险淡化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的发行主体以国有企业居多,这些企业都有一定程度的政府信用做隐性担保,债券兑付风险小,对应的级别也较高。同时,监管机构对发行债券的主体控制比较严格,较低信用级别的企业无法达到发债条件,导致了已经公开发行债券的企业主体信用级别普遍较高。

  从基金二季报统计数据来看,工银瑞信[微博]基金公司总共持有8.27亿此次被降级的债券,鹏华基金公司位居次席达6.17亿元,博时第三位,达到5.55亿元。

  而一些业绩表现差的债券型基金,也成为被投资者赎回的重灾区。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在349只债基中,仅有84只债基是被净申购的,而被赎回份额最多的是上投摩根轮动添利C基金,共被赎回39亿份,该基金在近一月的回报率为-0.6%,近三个月的回报率为-1.79%。

  危中有机

  “高层金融去杠杆意图明确,对实体经济的挤压降低未来经济增速预期,对债券市场中期可能利好,其中利率债与高等级信用债投资机会值得关注。”交银增利、交银双利基金经理李家春表示,他会重点关注本轮货币市场利率高企中因赎回、降杠杆等债券市场踩踏影响后,债券市场收益率估值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

  在7月债券市场上,利率债和高评级信用债的表现要明显优于中低评级,尤其是短端品种。

  “这主要源于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升级,以及近期对债券发行主体评级调降所带来的冲击。” 业内研究人士对此表示,发行人盈利恶化以及负面评级调降,可能给债券带来流动性风险。

  债市在经历6月钱荒的冲击,以及7月的修复性走势后,不少机构预计8月债市将相对平稳。

  但在政策面上,近期监管机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这将带来资金流动性的系统性下降。

  而从宏观环境来看,下半年最大的变化在于外部流动性趋于收缩,三季度外部流动性压力可能是全年高点;央行货币政策态度中性,调节市场采用总量层面政策操作为主。

  博时安丰18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魏桢认为,从大的背景看,经济大概率继续下行,政策也并不试图刺激经济,通胀很难超预期,资金成本制约下的债市反弹也相对有限,“总体上,我们将保持谨慎乐观、危中有机的态度。”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信用违约互换(CDS)终于落地


第一财经 2016-11-03 10:25:17

债券市场迎来信用风险集中爆发


中金社 2016-05-16 15:33:39

全国诚信企业追溯平台开通


网络 2013-12-30 14:18:3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