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莫让“螺旋藻风波”挥霍政府诚信

来源:新华日报 2012-04-11 00:56:31

螺旋藻检测行业的终审者,针对同一产品在不到10天之内发布了两份检测报告,前一份说产品铅超标,后一份说产品合格。两份报告结论截然相反,让人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近日摆的这个乌龙,让政府诚信再次受到挑战。   对于为什

  螺旋藻检测行业的终审者,针对同一产品在不到10天之内发布了两份检测报告,前一份说产品铅超标,后一份说产品合格。两份报告结论截然相反,让人不知道该相信哪一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近日摆的这个乌龙,让政府诚信再次受到挑战。

  对于为什么两次检测会有两个结果,目前网友最关注的是“公关说”。这种说法称,药监部门首次公布的“铅超标”企业纷纷进京公关,药监部门于是见风使舵,把部分超标企业“捞”了起来,贴上“不超标”的鉴定结论,出笼了一个新的检测结果。

  这当然是一种猜测。人们相信,作为一个政府机构,药监部门不会无视操守与为民服务的承诺,为部门利益接受企业公关,违心地更改检测结果,出卖百姓利益,或者纵容部门中的个人渎职腐败。人们也相信,药监部门更不会屈服于部分企业的压力,更改检测结果,最后自己背上“自打耳光”、“吃个苍蝇”的名声。

  人们更愿意相信,两个检测报告之所以前后矛盾,是采用了不同的检测标准。据了解,以螺旋藻为原料的保健品,其铅含量的限量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每公斤0.5毫克,一个是每公斤2毫克。同一品牌,同一产品,按照不同的限量标准确实会有不同的检测结果。问题是,什么产品该采用什么标准,这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一个涉及百姓健康的重大民生问题,不能想采用哪个就采用哪个。

  遗憾的是,面对坠入云里雾里的公众,药监部门仅仅公布了两个前后矛盾的报告,而对于报告上出现的截然不同的结论却三缄其口,只字未提。这,不能不说是对民意的漠视,对政府诚信的挥霍。

  其一,这两个报告中,人们到底该相信哪一个?如果说应该相信第二个,而第一个报告采用的标准有误,过于严格,第二个报告比较科学合理,那么,人们要问:检测结果事关百姓健康,事关企业生死,药监部门却草率地推出一个铅超标“黑名单”,对企业造成极大打击,对公众造成极大误导,由此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应该由谁买单,找谁负责?显然,螺旋藻风波不能没有问责,更不应该没有道歉。

  其二,如果说相较于第一个报告,第二个报告采用了相对宽松的标准,那么有关部门应该回答:放弃更高更严而采用较宽较低的限量标准,到底是因为企业的施压与公关,还是现实的合理需要?这其中有没有渎职腐败行为?采用低标准会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人们还能不能相信螺旋藻产品,能不能相信有关部门的检测报告?如果说药监部门一没有接受“公关”,二没有迫于压力,身为报告的发布者,药监部门能不能出面给公众一个明白而确切的解释?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尽管身为政府部门,一言一行都事关百姓利益,理应明白“君无戏言”的深意,在工作中应力戒鲁莽草率,尽量不出纰漏。但真要出了纰漏,如果能够痛定思痛,认真反思,真心改过,也能够赢得百姓的理解。问题是,纰漏已经发生,百姓已经议论纷纷,药监部门却充耳不闻,佯为不知,并拒绝作出任何解释和回应,这种任意挥霍政府诚信的“鸵鸟政策”,让事态朝着更坏的方向发展,让政府形象受到难以挽回的损失。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多部门:纳税信用A级可享41项激励措施


人民日报 2016-07-13 07:47:00

推进简政放权 建设诚信体系


网络 2014-08-24 22:41:16

“被办”信用卡贷款犯了难


网络 2014-06-12 18:54:1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