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资金利率或阶段底部 低评级信用债迎投资时点

来源:新华08网 2012-03-14 10:05:36

近期,债券市场在流动性宽松的支撑下,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下行趋势。分析人士指出,当前7天回购利率已跌破3%的水平,其下行幅度超出了市场普遍预期,虽然流动性充裕的局面有望继续保持,但在资金面“无近忧、有远虑”的市场

    近期,债券市场在流动性宽松的支撑下,收益率曲线呈现陡峭化下行趋势。分析人士指出,当前7天回购利率已跌破3%的水平,其下行幅度超出了市场普遍预期,虽然流动性充裕的局面有望继续保持,但在资金面“无近忧、有远虑”的市场共识下,加之公开市场操作回笼力度的加码,预计回购利率再度下行探底的可能性将趋于弱化。

    “银行间二级市场收益率的陡峭化下行,主要源于资金利率的下降,且年初银行等机构的配置需求较为强烈。”华龙证券的一位交易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物价已经进入下滑通道,加上经济仍持续低迷,这均为债券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实际上,就2月份的托管量变化来看,商业银行是当月最大的增持机构,增持量达到3501亿元。其中,国债以及政策性金融债增持的幅度最大,总共为2890亿元;增持的企业债和中票规模分别为207亿元及54亿元,这一结果与其年初的配置需求紧密相关。

    不过,有部分券商研究员提醒,3月初以来的这波收益率下探行情,更多是在前期基本面过度悲观预期得到一定程度向上修正之后所出现的反弹。从这个角度看,一旦不确定性消除,则基本面的情况只要没有明显背离市场前期的判断,那收益率就很难在之前的基础上进一步回落。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以来,利率产品和高等级信用产品的走势已经过半,这意味着该类券种的向下空间将十分有限。相较而言,目前市场更看好中低等级信用产品,因为其利差一直没有缩小,反而还在扩大,未来的超额收益部分很可能会来自于中低信用等级债券。

    可以看到,3月份资金供应相对充足是当前市场的基本共识,这也决定了收益率曲线出现陡峭化下行的根本。

    来自新华08的数据显示,截至12日收盘,银行间市场主要期限回购利率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行,其中,隔夜、7天和14天回购利率分别为2.312%、2.810%和2.940%。

    “资金利率的回落似乎已经触及阶段性低位了,我们虽无法明确其后期是否会出现显著回升,但是基本可确认已无法有效下降突破。”一位商行交易员向记者表示,“目前的资金面几乎可以称为‘松无可松’,这一点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存在着微妙的冲突。从这个角度考量,央行在公开市场略微提高回笼力度是必然的一个趋势。”

    “事实上,央行也确实这么做了。”上述交易员指出,央行在本周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加大了28天期正回购的回笼力度,在央票依然停发的背景下,提前锁定资金净回笼。

    “目前,7天回购利率已回落至3%的下方,或许是因为当前的资金面过于宽松了,管理层认为有收一收的必要。”国海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陈滢亦表示,“资金面对市场的推动作用,在2月底到3月初以来的时间里已经充分体现出来,后续将很难再现明显的边际推动作用。”

    而来自申银万国的研究观点指出,后期资金面首先将面临3月底银行季度末时点的考核压力(容易产生资金面的结构性失衡局面),随后在4-5月份将分别经历财政性资金回笼和企业分红等因素,再考虑到4-5月份公开市场资金到期规模有限,届时,资金面将面临很大的考验。

    最后看债券市场方面,就利率产品而言,其收益率曲线仍会延续陡峭化走势,但是主要体现为短期品种的下降,和中长期利率债震荡盘整的行情。

    银行间信用债的整体估值变化有限,短融热度稍减,中票仍有一定抛盘。当前低评级信用行情正处于最好的阶段,市场品种切换从去年牛市初期“抢中票”过渡到牛市中期“抢短融”再到目前阶段“抢AA/城投”。在今年年初经济有所好转的背景下,市场行情必然会沿着这种品种切换趋势展开。

    当然,低评级券种受到追捧,并不意味着低等级信用风险的担忧已完全消除,尽管以系统性、行业性风险形式爆发是小概率事件,但例如山东海龙式的个体风险爆发频率仍不会减少。

    多数券商表示,在介入低评级信用债时,投资者需进一步巩固风险与收益的匹配度,个券资质选择仍然十分关键。

    从理论上看,低评级信用债流动性差,交易性资金参与低评级信用需要适度。不过,目前流动性还不是低评级市场的主要矛盾,因为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的空间不大,而经济难以实现V型复苏导致债券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也不会继续大幅下滑导致信用风险再度明显上升。由此,在经济不好不坏的阶段,低评级信用债市场的机会更为确定。(完)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互联网金融征信信息有望共享


经济日报 2017-12-04 10:14:06

信用债遭降级 基金频“踩雷”


国际金融报 2013-08-20 23:51:27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