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未经授权私查信用 银行被告侵犯隐私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2-02-29 12:55:51

频频接到商家的推销电话,不堪其扰的市民郭先生多次质问,对方均称信息系某银行提供。为此,郭先生在与某银行协商未果后,向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以下简称“人行南京分行”)投诉并查询,没想到,人行南京分行出具的书面&ld

    频频接到商家的推销电话,不堪其扰的市民郭先生多次质问,对方均称信息系某银行提供。为此,郭先生在与某银行协商未果后,向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以下简称“人行南京分行”)投诉并查询,没想到,人行南京分行出具的书面“报告”显示,这家商业银行在未取得郭先生授权情况下,先后两次查询了其信用报告。“我有理由推定,骚扰电话跟这家银行有关,银行非法泄露了我的隐私。”郭先生将该银行告上了法院,要求该银行在媒体上刊登致歉声明。

频遭骚扰怀疑银行泄密

    郭先生是名公务员,他在2007年办理了南京某银行的一张信用卡,使用三年从没有信用不良记录。2010年8月,他发现信用卡上突然多出2万元欠款。

    “银行调出单据后,信用卡签购单上的签名不是自己的,卡的有效期也不对。”郭先生希望银行调查此事,但没想到等来的却是银行的催缴通知。

    不久后,这家银行的法务部门便给郭先生下发了正式通知:欠款必须尽快还清。郭先生赶紧提出自己的质疑,但银行方面认为质疑没有道理。“我就一直拖着,没有还钱。但这之后,有个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人常给我打电话催账。”郭先生说,他还因此被单位领导约去谈话,郭先生不得已先还了钱,并于2010年10月26日将该信用卡注销了。

    后来,郭先生开始频繁接到商家电话骚扰。“他们开口就能说出我的名字、住址和身份证号,我多次质问,他们说这些信息都是从银行了解到的。”2011年5月,郭先生决定去人行南京分行查一查到底怎么回事。

银行未经授权私查信用

    查询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在注销信用卡后,银行竟以“贷款审批”和“信用卡审批”的名义多次查询他的信用记录。此外,郭先生在与银行发生争议期间还被银行列入了“黑名单”。

    “我卡都注销了,凭什么还查我的信用记录,里面全是我的个人信息。”郭先生随即向银行讨要说法,“我先是电话投诉,对方说需要调查,让我等待回复,又说已经受理,没多久却称操作有误。”

    郭先生随后向人行南京分行投诉。2011年10月14日,郭先生收到了人行南京分行的告知书,该告知书明确说明,南京某银行未经郭先生授权查询其个人信用信息一事属实,根据相关规定,人民银行对这家银行做出了罚款2万元的处罚。郭先生查询发现,按照《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商业银行在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时,应当取得被查询人的书面授权。据此,郭先生怀疑他收到的骚扰电话都跟这家银行有关。之后,郭先生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起诉生效后,银行想和解,我没有同意。”

银行否认侵犯个人隐私

    2011年10月,郭先生以银行涉嫌侵犯其隐私权为名将其诉至玄武法院,并要求其在媒体上公开道歉。信用报告中的个人信息能不能构成隐私?信用卡注销后,银行查看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否侵权?这两大问题成为了庭审焦点。

    庭审中,银行方面认为,郭先生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其个人信息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在其执行公务时这些信息都是公开的,而且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很广泛,“这些信息并不能构成隐私”。此外,郭先生原本就是银行的客户,其在办理银行卡和信用卡时,都已经自愿提供了部分个人信息,银行再去查看这些信息,不能算侵权。

    银行并不否认自己未经其允许查询其信用报告一事,但表示,这一行为已经受到了行政处罚,主观上没有侵犯郭先生权利的故意,也从未使用或宣扬过这些信息,“因此,银行的查询行为不具有任何侵害后果。”

    对于郭先生提出的银行查询其信用报告的目的,银行表示是想对客户进行二次开发。对此解释,郭先生坚称信用报告里的个人信息都是个人隐私,“银行必须承担责任。”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提醒

信用报告可免费查询

    记者了解到,市民的信用报告就“储存”在人行里,“凭借个人合法身份证件,在法定上班时间可以查询,目前还是免费的。”据人行南京分行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南京的查询地点在南京市中山东路200号营业大厅,咨询电话为025-84557321。

    个人首先要提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的书面申请,填写《个人信用报告本人查询申请表》。之后,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供查验,查验后留存身份证件复印件备查。在五个工作日内,银行将提供个人的信用报告,“这些信用报告也包含哪些人和哪些商业银行曾经查询过其个人信息。”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网络直播管理规定出台 将建信用等级体系


正北方网-北方新报 2016-11-07 18:24:48

药企不诚信 患者怎放心


网络 2014-11-19 11:44:12

强化公务员诚信考核记录的使用


网络 2014-08-07 13:10:00

信用惩戒 7.2万人被列“黑名单”


网络 2014-03-11 11:09:01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