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任感如何不再被“透支”?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8版 2012-02-26 23:13:33

对于深受“地沟油”、“瘦肉精”困扰的消费者来说,“有机食品”不啻于一块闪闪发亮的招牌:挂上了这块牌子,就理所当然地会认为这种食品是安全的,即使价格贵也是物有所值了。

   对于深受“地沟油”、“瘦肉精”困扰的消费者来说,“有机食品”不啻于一块闪闪发亮的招牌:挂上了这块牌子,就理所当然地会认为这种食品是安全的,即使价格贵也是物有所值了。然而当一系列有机食品丑闻发生之后,其安全性被打上了一个大问号,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信任感被严重“透支”。

  这些年来我国有机食品问题不断,导致“南橘北枳”现象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强调产地的空气、土壤和水质因素,从种植、收获到包装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并且需要由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认证。而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政府的严格监管,如果在监管环节上出现问题,将使得一系列本不该出现的问题都会冒出来。

  首先,有机食品生产本身具备的特性要求必须强化监管。按照要求,有机食品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对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外,在加工过程中还要严格遵循一系列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储藏和运输标准。但在现实情况中,由于监管的缺乏,使得生产往往没严格按标准来进行。比如一块原来生产过非有机食品的土地按规定有3年转换期,连续3年检测达标后才可以颁发有机证书,但许多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往往做不到这些。

  其次,有机食品从产地走向市场的环节中,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需要具有资质的认证机构来进行严格的认证,有一套严格的认证体系。而由于监管不力,导致看似严格的流程背后仍留下了许多“操作空间”,比如有的企业取得认证后,超期或超范围使用认证;一些企业干脆绕过认证,自己伪造认证证书和标志,生产假冒“有机产品”;此外,认证机构既是生产企业能否通过认证的监管者,又是向其收取认证费用的利益共同体,当没有政府部门来对认证机构进行监管时,出现“花钱买认证”的乱象就不稀奇了。

  第三,有机食品信息的不对称更需要加强监管。和普通农产品不同,按照有机食品的生产要求,有机食品需要具备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并建立起完善的产品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对食品生产时间、地点等信息进行追溯。但目前监管缺乏,导致产品追溯系统没有全面建立起来,使消费者无法获得有机食品的相关信息。而对有机食品生产者来说,也留下了“做假”的空间。

  有机食品在我国已经发展成了一个蓬蓬勃勃的产业,要解决当前人们对有机食品的信任危机,不仅要靠企业的自律,更重要的是需要完善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强化政府部门对有机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认证机构的严格监管,否则有机食品生产监管的约束力将会得到削弱,从长远来看,还将会影响到整个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买卖个人信息 承担法律责任


互联网 2016-09-24 01:36:24

高考作弊首次入刑 史上最严高考有温


呼和浩特新闻网 2016-06-03 20:10:00

信用卡立“信”亟待教育补位


网络 2014-10-10 22:27:2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