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以政府诚信夯实社会诚信根基

来源:四川新闻网 2012-02-13 09:33:22

最近“三亚宰客”事件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无论事件最终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将旅游市场的诚信问题推到了舆论聚焦点。而在此前,“毒奶粉”事件、“周老虎”事件、&ldquo

  最近“三亚宰客”事件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无论事件最终结果如何,这一事件都将旅游市场的诚信问题推到了舆论聚焦点。而在此前,“毒奶粉”事件、“周老虎”事件、“学历门”、大学校长“抄袭门”……一系列诚信事件凸显了社会诚信的缺失和诚信建设的滞后。(2月11日光明日报)

  2011年下半年,《小康》杂志联合清华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11中国人信用大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2010年—2011年中国信用指数为62.7分,从2005年至今的走势看,中国信用指数始终处于低位运行态势。数字凸显的是社会信任危机。信用的缺失,今天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公害,渗透到我们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乃至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些地方政府以言代法、以权代法、以权压法、违法行政等伤害、践踏信用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招不到商引不到资的时候,小商薄资都多多益善,千方百计请来,满面春风接待,迫不及待签约,而一旦另有了新欢,则立马翻脸不认人,要把先前的投资者一脚踢开。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眼中,法制只是墙上的标语,信用只是嘴上的口号。近些年“民告官”案件大幅增长,有很大一部份是政府失信引起的。

  我国企业因信用缺失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00亿元。一些企业或炮制假冒伪劣产品;或偷工减料、缺斤短两、价格欺诈;或恶意欠款、逃废债务;或出尔反尔,合同墨迹未干,已被视为废纸……祸害所及,不仅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恶化了市场环境。尤令人担心的是,恶化了的市场环境反过来又使更多企业离经叛道,倒行逆施,你骗我也骗,谁不骗谁吃亏,甚至出现了重诺守信不香、背信弃义不臭的局面。

  在民间,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假文凭、假论文满天乱飞;投机作弊、浑水摸鱼屡见不鲜……如果说失信的泛滥已令人触目惊心,却么尤让人悚然者,乃是耻辱感的消失。失信者不再以失信为耻,更有人竟然对失信津津乐道,说到自己的弄虚作假,不但脸上没有一点惭色,相反得意洋洋,似乎做的是何等风光体面的事情。

  诚信缺失,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民族和社会文明进步。如何弥合社会诚信“断裂带”,已是当务之急。社会诚信包括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个人诚信,那么谁来担当公共信用的示范者,回答是政府。政府公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一旦政府失去公信,政令难以畅通,社会管理成本将大幅上升,管理效率将大幅降低,严重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削弱党的执政能力。而政府公信力高,就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核心,而科学民主立法、严格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司法,是公权力对人民最大的诚信,又是夯实社会诚信之基的前提。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深圳拟建立侵犯知识产权失信限制制度


深圳晚报 2017-10-10 13:00:2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