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网民数量全球第一的国家,“网络购物”这种新兴、时尚的生活方式也已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每天,无数网民通过浏览器涌入电子商务、团购等购物网站,和网店的老板们讨价还价,享受着Internet带来的便宜
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网民数量全球第一的国家,“网络购物”这种新兴、时尚的生活方式也已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每天,无数网民通过浏览器涌入电子商务、团购等购物网站,和网店的老板们讨价还价,享受着Internet带来的便宜、便捷、无地域限制,我国目前的网民人数达到4.85亿,网购人数已超过2亿,这意味着网购人数占全部网民的比例已接近半数。
不过,网购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在考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遗憾的,考验的结果显然差强人意——据BCP信用投诉中心数据统计,自6月以来的三个月时间内,BCP信用投诉中心共接到3231条有效投诉信息。其中,通过BCP信用认证的网站投诉量为548条,解决处理率近100%;而未经过BCP信用认证的网站投诉量为2683条,占总投诉量的83%,其解决处理率不足50%。
网购信用的命门
实际上,中国网购领域的信用评价体系是个舶来品——都源于开山网站eBay。信用评级非常简单:刚开店的卖家是“白纸一张”,每交易一次,买家根据情况给予“好、中、差”的评价,累计评价即代表了这一卖家的“诚信”,网民即根据它来做出判断。
有意思的是,这个简单机制运转了10多年,几乎没有过任何更新。但这并不代表它已经完美,相反,其中存在很大漏洞。
为了追求“高信用”,卖家很容易动歪脑筋。一边发起亲朋好友,帮忙“刷信用”,双手互搏,几轮下来,信用值快速飙升。后来,有人从中看到了“商机”,组建专业团队“代刷”,于是卖家只要花钱就可以“买”到想要的级别。
在一个关于“淘宝购买到假货给予差评”的调查中,共计25115名网友参与投票,其中77.7%的网友在淘宝购买过假货,39.2%的网友曾因给卖家“差评”而遭遇骚扰。在搜索引擎中搜索“淘宝 信用”就可以发现众多“刷信用、刷信誉冲钻”的关键词,更催生出“职业差评师”这一行当。当淘宝信用体系被一些投机倒把者所利用,成为用来赚钱的手段,信用还可信吗?
各方呼吁真实准确的信用评价
针对当前电子商务行业中信用等级评价体系,有消费者建议,目前的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必须减少卖。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