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株口服液、红桃K、珍奥核酸和脑白金等一批国内著名保健食品的崛起,国内保健食品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由于看到保健食品的热销,国内不少药厂纷纷加入到保健食品的生产行列中,从而形成了全国性保健食品生产热潮。据报道,经有关部门批准上市的
随着三株口服液、红桃K、珍奥核酸和脑白金等一批国内著名保健食品的崛起,国内保健食品产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由于看到保健食品的热销,国内不少药厂纷纷加入到保健食品的生产行列中,从而形成了全国性保健食品生产热潮。据报道,经有关部门批准上市的保健食品品种曾达6000多种(不少保健食品早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保健食品行业的高额利润,诱使一些不良厂商为牟取暴利而大肆造假。前一阵闹得沸沸扬扬的“燕窝事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本期我们就来揭秘部分保健食品的造假现象,希望消费者能够科学选用保健食品,不被虚假宣传所蒙骗。
杨树树胶冒充蜂胶
以海杂鱼为原料的深海鱼油蛹虫草代替天然虫草生产未经破壁的灵芝孢子粉继前几年的灵芝孢子热之后,近几年来以“紫色黄金”——蜂胶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保健产品又开始畅销国内市场。蜂胶系蜜蜂采自树木分泌的树胶以及植物芽孢汁液或花蜜等物质加上蜜蜂自己的唾液混合而成的一种特殊胶状物质(蜜蜂用其修补蜂巢的裂隙及使蜂巢保持表面的光洁)。蜂胶具有一种淡淡的天然植物香气,它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主要由黄酮、萜类、酚类、有机酸、氨基酸和某些矿物质等成分组成。因其成分复杂多样,故蜂胶具有多种保健作用,如抗菌消炎、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抗疲劳等。
蜂胶虽是一种优良的天然保健食品原料,但实际上蜂胶的产量极低。据报道,一个由5万~6万只蜜蜂组成的蜂群其每年蜂胶产量仅有100多克。而我国的土生蜜蜂——中华蜂并不出产蜂胶,故长期以来国内市场根本没有蜂胶原料供应。直到1996年,随着国际市场蜂胶类保健食品的畅销,我国农业部才从国外引进能产胶的蜜蜂种群。据农业部下属的全国养蜂协会公布的统计数字,我国近几年来全国蜂胶实际产量大约在每年300~400吨之间。但按国内蜂胶类保健食品产量计算,目前国内年消耗蜂胶原料总量应在1000吨左右,那么这多出来的几百吨蜂胶来自哪里?据了解实情的业内人士透露,国内蜂胶原料造假现象存在时间已有10年之久。
市场上每千克所谓“提纯蜂胶”零售价仅200多元人民币。实际上,这些提纯蜂胶均为树胶(即利用新鲜杨树树梢连同其嫩芽一起放在大锅里加水熬煮而成的一种黑色树胶)。为提高其黄酮含量,不法厂商在熬好的杨树树胶中按客户要求添加一定数量的槲皮素和芦丁等价格相对低廉的植物黄酮成分,凭此在产品鉴定时能蒙混过关。而真正的蜂胶产品其黄酮组成非常复杂,据俄罗斯学者研究,蜂胶所含的植物黄酮至少有30~50种之多,绝非仅仅是槲皮素和芦丁,自然界已发现的植物黄酮约有5000种以上,这还不包括尚未鉴定的植物黄酮在内。但由于各国蜜蜂生产的蜂胶其黄酮成分及含量各不相同,故国际上尚无一种检测蜂胶含量的标准方法。这就给不法厂商提供了可乘之机。利用价格极其低廉的杨树树胶冒充蜂胶已成为蜂胶类保健食品厂商造假的最常用手段。业内人士透露,按加工成本推算,每生产1千克提纯蜂胶最低成本至少需要500多元,再加上各种费用,蜂胶原料的出厂价应在每千克元左右才能赢利。故目前市场上每千克元的所谓“提纯蜂胶”肯定不会是货真价实的真蜂胶。据了解,进口巴西绿蜂胶等品牌蜂胶原料其市场价格高达每千克元人民币左右(含运输费在内)。那么,国内市场上每瓶零售价仅二三十元的蜂胶胶囊产品到底含多少蜂胶成分也就可想而知了。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