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以来,信用评级对资本市场和金融安全的影响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和行业运行机制的反思?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在发展之初普遍借鉴西方经验,具有“嫁接式”的特点,因而在发展中也遭遇了中国独有的困境?分析认
金融危机以来,信用评级对资本市场和金融安全的影响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信用评级机构行为和行业运行机制的反思?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在发展之初普遍借鉴西方经验,具有“嫁接式”的特点,因而在发展中也遭遇了中国独有的困境?分析认为,中国评级行业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模式,需要建立符合国情的信用评级体系?在发行人付费模式大行其道的现状下,投资人付费模式是值得认真探索的一个方向?
本次金融危机以来,穆迪?标普和惠誉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全球范围内遭遇的信任危机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其中诟病最深的就是其发行人付费模式,难以摆脱利益交换之嫌?中国信用评级行业仅有20余年短暂的发展历史,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从一开始,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就借鉴国际评级机构的运营模式,向发行人收取费用?由于中国信用评级的发展道路具有“嫁接式”的特点,因而在发展中也遭遇了中国独有的困境?
在全球探索信用评级监管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10年9月发起设立了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解决信用评级利益冲突问题的一次探索?目前,中债资信还没有正式参与市场评级?据介绍,该公司已与国家开发银行等20多家债券市场投资机构签署了信用评级投资人服务协议?30多篇评级报告已完成撰写,正在向投资人征求意见?
不过,中债资信所探索的投资人付费模式也遭遇着诸多困境?事实上,投资人付费并不是一种全新的信用评级收费模式,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信用评级机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出售评级报告,也就是由投资人付费,但这种模式存在搭便车?发行人配合意愿低?小规模债券发行易受影响等弊端,因而显得非常脆弱,那些至今仍然坚持投资人付费的评级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完全败给了发行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今天,全球最具话语权的评级机构仍是穆迪?标普?惠誉这三大发行人付费模式的代表者?中国探索信用评级由投资人付费,能否克服这些问题仍有待观察?
而在中国,中债资信引发的市场疑虑也许更多还源于其特殊的背景?这家公司由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起设立,而交易商协会的业务主管部门是中国人民银行,并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负责中票?短融?超短融?私募债等银行间债券品种的注册管理工作?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信用评级体系仍面临诸多的困难?促进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显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市场机制?监管?人才培训?评级技术等各方面入手不断发展完善?但毫无疑问,投资人付费模式是值得认真探索的一个方向?如何将这种探索深入推进,从而建立中国自己的信用评级体系,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取得话语权,这是在全球金融新秩序的重建过程中,中国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