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叶檀:中国还不具备产生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土壤

来源:国际经济时报 2011-07-15 17:26:58

中国资本[4.98 0.00%]与货币市场的发展需要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机构。 因为目前欠缺建构信用机构公信力所需要的独立与诚信。 从评极技术上而言,国内的评级机构欠缺独立发展能力。中国评级市场具有信用评级资格的机构共5家,有4家已

中国资本[4.98 0.00%]与货币市场的发展需要具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机构。

因为目前欠缺建构信用机构公信力所需要的独立与诚信。

从评极技术上而言,国内的评级机构欠缺独立发展能力。中国评级市场具有信用评级资格的机构共5家,有4家已被穆迪、标准普尔、惠誉国际三巨头以参股或签署技术服务协议的方式,也就是说,中国采用的是类似于日本的道路,表面上是本国机构评级,实级上神经中枢在国际三大评级机构。

不仅如此,国内评级机构欠缺独立品格,成为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的奴仆,正如许多中介谘询机构的角色。

2009年山西煤矿整合的过程中,整合方式和评估价格争议极大,民营煤矿基本没有发言权,且评估价格远低于市场场。对评估价格的争议,山西省有关部门回应,所谓的“赔本卖矿”,主要因为煤矿主之间屡次不合法的私下倒卖,况且有些矿仅交一半的资源价款,价款补偿没有讨价还价余地,避免煤老板心存幻想而观望。2006年《法制日报》发文,指出“煤矿安全生产评估发证竟成官员发财‘商机’”。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评估机构被地方政府玩转于股掌之间。

评级机构与资产评估机构还拜倒在利益的裙下。

国内的资产评估机构在评估资产时的高估或者低估往往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帮凶。前有亿利采矿权作价61亿元,后有冷湖滨地采矿权作价56亿元,一些资产评估机构的诚信荡然无存。

国际评级机构就是因为贪婪而走下神坛。全球次贷危机暴露出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道德瑕疵,三大评级机构的国际形象轰然倒塌。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信用卡裸奔 “盗刷险”救命?


网络 2014-09-17 23:47:48

地方债,信用评级“准”吗?


网络 2014-06-30 15:06:37

“无人监考” 能否考出诚信?


新华网 2014-05-27 19:21:4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