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建中: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需要新思维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1-07-01 14:00:10
当前,由发达国家构成的世界最大的债务体系所形成的外债已占全球外债总额的90%以上。这个债务体系违背其实际偿债能力,凭借所掌控的国际评级话语权给予自身高信用等级,向全世界投资人掩盖了信用风险,最终引爆了这颗全球最大的信用炸弹,导致了历史空
当前,由发达国家构成的世界最大的债务体系所形成的外债已占全球外债总额的90%以上。这个债务体系违背其实际偿债能力,凭借所掌控的国际评级话语权给予自身高信用等级,向全世界投资人掩盖了信用风险,最终引爆了这颗全球最大的信用炸弹,导致了历史空前的世界信用危机。至今危机爆发已三年多了,但世界并没有进入后危机时代,这场危机正在沿着其固有的轨迹发展,从金融领域的债务危机到价值创造部门的经济危机和国家主权危机向世界全面经济危机蔓延。危机源自于现存国际评级体系对信用体系的破坏,结束危机也应该从构建新型国际评级体系恢复世界信用体系开始。对危机发生原因的传统认识以及挽救危机的措施都使国际社会在应对人类社会这一最大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方面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为尽快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界信用危机,必须遵循信用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建立起改革国际评级体系的新思维,加速构建一个保障世界金融体系安全的新型国际评级体系。
一、危机爆发以来的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增加了改革现存国际评级体系的紧迫性
三年来的世界经济形势发展呈现出这样一幅图景:
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59%的15个发达债务国家: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比利时、葡萄牙、爱尔兰、希腊、冰岛、加拿大、荷兰,都是遭受危机破坏最严重的经济体。为解救危机,这些发达债务经济体均采取了近乎零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财政刺激政策也属历史罕见,在经济调控手段几乎用尽的情况下,并没有出现人们预期的经济恢复。2010年这15个发达债务国家的总体数据显示:(1)国内生产总值为42.3万亿美元,比危机前的2006年仅增长了16.4%;政府债务总额为40.2万亿美元,比危机前一年增长了45.1%。(2)政府债务总额是国内生产总值的94.9%,财政收入的266.2%;2006年这两项指标分别是77.0%和192.4%。
发达债务国家的经济赶不上债务增长,财政入不敷出,政府债务不降反升,国家运行完全依赖的债务收入也因国家偿债风险的增加导致融资成本趋于上升,看不到世界最发达经济体恢复经济增长的动力,前景一片黯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面对无力解决的国家债务危机,铤而走险,加速印钞机运转,悍然发动了世界信用战争,此举必然导致世界全面经济危机。
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25%的15个主要新兴债权国家和地区,中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印度、韩国、巴西、泰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阿根廷、阿尔及利亚、伊朗,均深受危机之害,但其强大的财富创造力表现出抵御外部信用危机的能力:(1)截至2010年1月底,这些新兴债权国家和地区的外汇储备为5.5万亿美元,比危机前的2006年增加了89%。(2)2010年底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5.5万亿美元,比危机前一年增长了41%。
新兴债权国家和地区依靠自己的力量在保护国际债权体系稳定的同时,还持续向危机最严重的发达债务国家提供了资金和商品支持,避免了国际债务体系的全面崩溃。
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发展所证明的是:此次危机不同于人类社会所经历的历次危机,而是在信用社会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第一次世界信用危机。现存国际评级体系站在债务人的立场,利用评级话语权设立有利于债务人的评级标准,完全不顾债务国家的实际偿债能力,给予这类国家高信用等级,掩盖其信用风险,使发达债务经济体耗尽了信用能力,成为危机深化的根源。
从美国三家评级机构对主要债权债务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结果可以看出其制造信用危机的责任。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河北新闻网
2014-03-10 12:50:00
中国法院网
2014-01-18 22:07:03
中国新闻网
2013-11-22 17: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