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彭海斌: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单比建记者黑名单重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1-06-15 16:24:09

从几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到几个月前的瘦肉精事件,再到最近被曝光的塑化剂问题,食品安全事件在一次次刺痛国人神经的同时,也给食品监管部门带来了压力。由于监管不力,卫生部常常首当其冲,受到公众的诟病。 最近,有卫生部官员好像希望能部分撇清

    从几年前的三聚氰胺事件,到几个月前的瘦肉精事件,再到最近被曝光的塑化剂问题,食品安全事件在一次次刺痛国人神经的同时,也给食品监管部门带来了压力。由于监管不力,卫生部常常首当其冲,受到公众的诟病。

    最近,有卫生部官员好像希望能部分撇清责任,把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过度担忧归结于“个别有意污染传播环境”的媒体——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6月13日在一论坛上表示,希望更多的媒体传播健康知识,将对极个别误导公众的媒体记者建立黑名单。

    坦白地讲,国内媒体远远够不上完美,为及时发布信息,采编人员也会存在某些问题。尽管有种种缺陷,国内媒体仍然在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披露监管缺失等方面功不可没,这就是为什么三聚氰胺事件得以见光、瘦肉精事件得以为公众知晓的原因。历数近年来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几乎都是媒体曝光在前,监管部门跟进查处在后。我们不能说卫生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没有起到维护食品安全的责任,但是可以说,正是媒体的曝光,让老百姓知道哪些食品有问题,进而选择更安全的食品。

    毛群安表示“要加强检索”,对“影响很大的、误导公众的信息,通过检索就可以发现这个信息最早是由哪个媒体传播的”。但是,何样的信息算是“误导公众”,错误信息的发布是主观有意还是疏忽所致,造成怎样的后果算是“影响很大”?这些标准如何界定?可以想象的是,如果卫生部极力推出这一“黑名单”,最终所有的标准都将来自卫生部的一面之词,在难以让涉事媒体心服口服的同时,也难以获得公众的认可。

    当然,毛群安担心媒体“疏忽和不够严谨的态度,给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食品工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样的忧心可以理解。但他忽略了一点,媒体属于竞争激烈的行业,各家媒体本来就在相互监督。一家不尊重新闻严谨性的媒体,很快会在竞争中败下阵来,如果有意传播虚假新闻,还将面临法律的惩处。而且,在网络化时代,每个读者都可以是新闻的传播者,一条危言耸听的传闻可以很快被证实真伪。这一过程中,民众的辨别能力也在提高,他们不会总是偏听偏信,他们更非不明真相的群众。

    保障民众餐桌食品安全,卫生部应该加强对食品生产制造企业的监管,而寻求真相的媒体和卫生部有着一致的诉求。从这一点上来说,卫生部更需要建立“食品安全黑名单”,而不是“媒体记者黑名单”。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欠钱人没有财产,就不起诉了?大错!


北京才良(杭州)律师事务所 2018-06-14 10:11:05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无人监考” 能否考出诚信?


新华网 2014-05-27 19:21:4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