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吴迎秋:萨博闹剧背后的诚信风险

来源:汽车商报 2011-05-30 13:47:39

从5月3日华泰和萨博宣布联手到5月12日晚间双方先后发布终止合作的公告,短短10天时间,中国汽车圈上演了一场风云突变、波谲云诡的大戏。 尘埃初定之际,许多行业观察家开始总结这场跨国闪婚。关于萨博,大多数声音认为这个全球年销量不足4万

    从5月3日华泰和萨博宣布联手到5月12日晚间双方先后发布终止合作的公告,短短10天时间,中国汽车圈上演了一场风云突变、波谲云诡的大戏。

    尘埃初定之际,许多行业观察家开始总结这场跨国闪婚。关于萨博,大多数声音认为这个全球年销量不足4万辆的瑞典品牌即便能称得上是二、三流也是恭维之辞,对中国企业来说并无太大价值。萨博此次来华与其说是寻找合作者或买家倒不如说是寻找救济金。与此相应,主流评论同时认为,华泰这家在国内也称不上主流的企业对入股萨博并谋求在国内建厂的可行性论证不足,短暂接触就匆忙决定,难言慎重。

    综合以上两方面分析,很多评论把“华泰萨博事件”与腾中收购悍马案相提并论,不客气地使用了“闹剧”这样的词汇。

    在我看,华泰冒险进行这样的合作其目的肯定不是为了上演一场闹剧。无论是谋求自身发展还是出于资本运作的目的,这次尝试的初衷应该是积极的。但我想说的是一个没有被重视的问题:中国汽车的诚信问题。

    据媒体报道,华泰内部人士对主动解约的原因有三种解释:首先“未来的经营风险不是一个3000万欧元能解决的”;其次“操作过程中,确实时间太短了,不容你有太多的时间去周旋、让你去找出更合理的方案来规避这个风险”;最后“国家审批的流程,都没有时间去完成”。

    在我看,基于这三条理由提出的解约,难免有不守承诺、不遵诚信的嫌疑。首先,经营风险对于萨博目前的处境来说是一望而知的,在签约前并不难获知;其次,操作时间太短的原因在于萨博急于得到钱,而这种状况在签约前华泰并非不知晓;最后,作为一个中国企业对国家审批的难度、耗时应该非常清楚。总之,这三条理由都不是基于签约后发生的新状况,这样的解约难免给人出尔反尔的印象。

    现如今,中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全世界的汽车及相关企业都来这里淘金。也有些落魄的贵族希望找一个栖身落脚的屋檐。这对我们是个机会,但也需要审慎为之。一方面不要给人留下“人傻钱多”的印象、花不该花的冤枉钱,另一方面也不能朝秦暮楚,朝令夕改,不守承诺。

    因为,我们在成为第一大市场之后,要建立汽车产业强国,更要创造中国自己的汽车文化。人常说,中国汽车的振兴和走向世界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振兴和走向世界的缩影。这些年,中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屡屡因为不守诚信而遭遇挫折,中国的一些企业和产品走向了海外,但中国的文化并未在全球建立向心力。这种状况值得我们汽车人引以为戒。

    最后,我觉得应该给接手萨博的庞大提个醒,如果庞大也有意通过萨博进入汽车生产领域,那么难免和自己的经销商身份产生冲突,这里面也有行业道德和诚信的风险。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诚信到底值多少钱?


网络 2014-10-12 23:23:25

个人信用信息未有效保护 谁之过?


河北新闻网 2014-03-10 12:5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