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王荣华:检察官要做社会诚信建设的引领者

来源:检察日报 2011-02-21 09:09:44

“2010上海世博会的重大工程建设,检察官参与预防职务犯罪,老百姓就感到放心一些,这说明检察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上海世博会留下的这份财富你们应该珍惜。”在一次检察机关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座谈会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

  “2010上海世博会的重大工程建设,检察官参与预防职务犯罪,老百姓就感到放心一些,这说明检察官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上海世博会留下的这份财富你们应该珍惜。”在一次检察机关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座谈会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社会科学院原院长王荣华教授,在发言中谈了自己的感受。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王荣华教授。

  记者:2010年的上海,喜事、难事、悲事都有,在这些挑战面前,您对检察工作满意吗? 

  王荣华:我一直非常关注社会诚信建设,对政府机关、政法机关的公信力问题特别留意。2010年对上海来说,是不同凡响的一年。成功举办世博会是喜事、遭遇世界金融海啸是难事、发生“11·15”火灾是悲事。在这些挑战面前,上海检察机关勇于担当,认真贯彻落实政法机关三项重点工作,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记者:您曾历任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这些经历是否会让您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认识检察工作? 

  王荣华:可以这样说。正是这些从事教育和社会科学研究的背景,使我能够从整个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观察检察工作,对法律监督与服务大局、检察官队伍建设与社会诚信建设、运用智慧破解难题向社会基层延伸检察职能等,有了独特的想法。

  我对检察工作的总体感觉是,检察官的职业要求比较高,人们对检察官印象比较好。到检察院座谈时,我特别讲了司法队伍建设与社会公信力提升的问题。

  记者:请您具体讲讲。 

  王荣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利益诉求多元化,各种利益交结在一起,有一些专家、精英为一己利益说“雷语”、做“雷人”,被人们称为“砖家”等,社会诚信成了稀缺资源。我认为一个社会要科学发展,整个社会的诚信要从政府做起,从公权力做起,而在公权力当中,检察权是比较有条件率先做起的,因为检察职业形象比较好、队伍的素质比较高,法律监督机关监督别人,自然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也比较高。我比较了一下,感觉检察官有条件成为社会诚信建设的引领者。这几年检察官队伍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廉洁公正执法”主题实践活动等,都是符合检察官作为守护法律底线、对职业操守气节有特殊要求的特点。检察官严格依法办案,恪守职业道德,对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信心也起到了重要的、很好的作用。

  记者:检察官还应该具有怎样的职业品质? 

  王荣华: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整体,在经济转型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矛盾互相交织、矛盾凸显,社会有点类似“高压锅”,要有个出气口有“减压阀”,司法工作也在这个整体之中,要一起来做这个工作,而不能仅仅从司法自家角度看问题,要跳出自己的行业看大局。先谋于局,后谋于略,略从局出。要站在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考虑问题,内化为每个执法人员的共识,让人民群众体会到公正,看到希望。所以,在依法办案的同时还要做到矛盾化解、纠纷平息,要求司法人员不仅有依法办案的价值判断,还要有可操作性的社会效果。 

  2010年以来,上海检察机关在依法履行职责的同时,强调服务大局保障平安世博、廉洁办博,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不少具体工作能做到双赢三赢。 

  还有给我印象很深的是,上海检察机关通过挂职、轮岗等,安排青年检察人员下基层锻炼,体察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这种倾听很重要。司法人员手中握有生杀大权,更需要有这种倾听精神,我们的宗旨要求对人民群众不能冷漠。

  记者:学习好像也必不可少。王荣华:是的。现在经常听到各行各业都在说一个“难”字,社会就是在解决难题中发展起来的,解决这些问题要有智慧和勇气,而面临当前社会重大的世所罕见的转型,情况更为复杂多变,更需要大智慧,把握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这就需要学习。 

  上海市检察机关提出加强调查研究,我很有同感。我在复旦做青年工作时,有一位团委负责人经常提出,为10年后的工作做准备,做20年后合格干部等思考,谁这样做谁就有将来。对于检察工作也是这样,特别是上海的检察官,社会开放度比较高,遇到的和可能会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很多,我们不能满足于见招拆招,而要有深智远慧,有预见有对策。 

  2010年,上海市检察机关运用检察建议书,结合案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调研,提出很好的决策参考意见,这些检察实务的调研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决策和行动,是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很好抓手,希望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坐轨交逃票 你的信用值多少钱?


网络 2014-07-25 12:39:25

谁来给政府信用打分?


光明日报 2014-06-23 10:04:13

企业环境信用评级为何难亮红牌?


中国发展门户网 2014-03-27 11:07:3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