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吴健:电子商务信用认证,到底谁获利最多

来源: 电子商务观察与研究 | 2010-11-28 13:42:48

近年来,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从之前的网购虚拟商品到今天的大型家用电器,在日益膨胀的网络交易额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而诚信则是最为核心的,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从09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的行业规则,

    近年来,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从之前的网购虚拟商品到今天的大型家用电器,在日益膨胀的网络交易额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的问题,而诚信则是最为核心的,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从09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的行业规则,从之前的实名认证到今年10月份信用认证。
  
  今年10月29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发布了国内首份《电子商务信用认证规则》,同时为58团购、拉手网、满座网、美团网等29家通过首批认证的网站颁发证书。不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向部分网站收取了4.5万元高额认证费用,引起来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小电商的质疑。
  
  近日,代代商城网络营销总监王传昊向笔者诉说了信用认证的困惑,据他说从11月份中旬开始每天几乎会接到近10个关于商城信用认证的电话,作为有意发展江苏本土化的数码电脑购物商城来说,信用认证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么多电话也确实很难辨别真与假。
  
  信用认证从本质上来说有利于电子商务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并且也能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的购物环境,但是现实操作上来看,似乎这一规范有点变质了,变成了不良服务机构的发财契机,鱼龙混杂很难保证认证的权威性,这不仅欺骗了企业,而且也弄瞎了消费者的眼睛。
  
  从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向部分网站收取了4.5万元高额认证费用这一报道中,我们不禁质疑所谓的信用认证到底是用金钱购买信用还是购买服务,又有谁从中获取巨利?
  
  代代商城的王传昊表示最近接到很多机构的电话要求公司加入的认证,且费用标准不低。这些问题需要引起电商企业的注意,敲诈勒索、扰乱正常秩序的行为很容易将认证这样的好事变成坏事。
 
  电子商务信用认证本身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政策,但是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找到企业、认证机构以及消费者三者之间的权衡点是眼下迫在眉睫的工作,否则将会偏离认证的本质,从现状来看,电子商务信用认证任重而道远。

   作者信息:吴健,电子商务研究和实践者,艾瑞专栏作者、Donews专栏作家、一大把专家。

   版权声明:欢迎免费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合作!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


新华网 2018-11-06 16:31:25

食品造假为何屡禁不止?


网络 2015-05-29 00:52:29

坐轨交逃票 你的信用值多少钱?


网络 2014-07-25 12:39:25

谁来为携程信用卡危机买单?


腾讯科技 2014-03-24 08:55: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