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1月17日电(记者潘清)两岸银行业彼此进入对方市场,但其倚赖最深的征信平台资源却尚无法共享;台湾传统产业迎来“西进”良机,但仍待改善的企业信用环境困扰着其拓展市场的脚步。 近日在此间举行的&ldquo
近日在此间举行的“信用管理论坛”上,两岸专家学者纷纷表示,“信用管理”已经成为“后ECFA时代”两岸金融机构和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
上海金融学院副校长贺瑛表示,ECFA(《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两岸经济合作进程中的里程碑,也是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新的起点。它标志着两岸之间的经济关系实现了制度性的安排,开启了两岸经济互补的先端。
贺瑛认为,银行业相互开放投资为两岸金融业打开了新局面。对于信用管理领域而言,两岸双向投资走向“新融资时代”既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台湾中华征信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允宜表示,近年来中国大陆外贸增长迅速,但每年因出口产生的海外坏账也不断增多。调查显示,近七成外贸企业有过因贸易对方信用缺失而利益受损的遭遇。目前中国企业平均坏账率为发达国家的10倍至20倍,其应收账款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远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
此外,企业本身也存在诸多信用问题,主要包括拖欠货款、贷款和税款,违约,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价格欺诈等。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在ECFA架构下两岸间贸易必将出现客观增长,由此带来的征信和信用管理需求也会随之大增。怎样有效利用彼此的民间征信资源,关系到两岸贸易商能否在风险管控的前提下拓展业务,这已经成为两岸金融机构和信用管理业界的重任。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