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军:诚信老兵发财记
来源:科技日报
2010-10-18 13:46:47
知本经济时代,我们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财富。仿佛唯有“知识英雄”才能发财致富,但这个人的故事,却在提醒我们:什么时候都别忘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如果拥有,已是拥有财富。 16岁,他走进绿色军营,成为一名士
知本经济时代,我们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财富。仿佛唯有“知识英雄”才能发财致富,但这个人的故事,却在提醒我们:什么时候都别忘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如果拥有,已是拥有财富。
16岁,他走进绿色军营,成为一名士兵;24岁,他服从部队安排退役回乡,开始创业之路;30岁,他随创办的公司一路走来,拥有两家大型钢结构厂,总资产超5000万。
这名退伍军人叫董军,现任重庆万事红钢结构有限公司董事长。
———一台旧货车创业 ———
董军出生在四川武胜山区的一个农民家庭。16岁那年,初中毕业的他选择当兵,来到云南边防某部服役。在部队,他当过警卫员、干过班长、学过驾驶技术,二级士官,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在服役的第8年,他服从部队安排退役。
“从部队回到家乡的那两个月,对人生的二次选择显得有点迷茫,究竟干点什么,也没有方向。”董军如实说,想在山区谋一份开车的活路也难。退役时,他在部队领取的近5万元退役金,也花了一半多。于是,他暗下决心,要永远保持军人的锐气,闯出一番天地来。
2004年2月的一天,过完春节,董军怀揣着剩下的1.8万元退役金,孤身一人跑到重庆寻找创业门路。在重庆,他举目无亲,又不熟悉路线,出行很不方便,让他更加产生迷茫。在考察中,他发现九龙工业园区的钢材市场里,有很多经营户送货需要喊货车运输,还有前往市场买货的客户也要请货车运送,市场里的货车少,车主们忙个不停,自己又会驾驶技术,就瞅准这是一个商机。
董军跑到旧车市场,用⒈8万元退役金购买下一台旧货车,成立“老兵货运”个体户,跑运输创业。
———“多算了268元”———
每天一早,董军把货车开到钢材市场停起,等候客户。“只要能找到一个拉货的业务,我就很兴奋!”董军说。起初,他刚到重庆,对主城的路况不熟悉,跑一趟要走很多冤枉路。后来,就临时请一名当地驾驶员开车,遇到不熟悉的路况一起上路。在当时,业务多的一天,除了成本外,能挣到300元左右,业务少的时候,只有几十元。但他觉得只要能干出来,再累也开心。
当年4月的一天,在钢材市场的重庆二轻工业供销公司门市部,因这家公司请的货车不能保障客户的运力,破例叫董军也去拉货。按规定,该公司要求拉货的车主具有本地身份证,没有的必须找本地人的身份证提供担保。在重庆举目无亲的董军,之前一直没有做到这家公司的业务。
这单业务拉完,董军来到门市部结算运费。他仔细地看了看结算单,发现自己拉的次数比结算单上记录的次数要少一次。
“账算错了!”董军洪亮的声音引来这家公司员工们诧异的目光。“哪里少算了?”负责结算的胡经理不高兴的问。他对董军说,“我们二轻公司是一家很有实力的单位,你说账哪里算少了,我们补给你。”
“不是少算了,是多算了268元。”董军铿锵有力地回答。话音刚落,在现场的人好几秒钟都没有反应过来。胡经理拍着董军的肩膀说:“小伙子,诚实、诚信会给你带来无穷的财富,你一定会发财的。”
董军以为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可后来承接该公司的运输业务越来越多,一台货车两个驾驶员,超负荷运转。聊起这事,他说,如果不退还268元运输费,在当时能买100公升柴油,这样拉货可能还能赚1000元钱。但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定要讲“诚信”,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于是,他决定再买一台货车跑运输。之后是两台、三台……两年时间共买了10台货车从事运输,并从“老兵货运”个体户发展为“老兵货运队”。大家都认他,运输业务从来没有断过,并将其他合作单位的运输业务介绍给他干。给每家公司服务,董军都留下“诚信”的印象,还承接了一些钢结构制造厂和钢结构工程的运输业务。
———自掏腰包建“样板”———
在与一位从事钢结构的工程人员闲聊时,董军得知,钢结构具有抗震性、耐久性、保温性、节能性、环保性等优点,但在建筑业尚未全面推广应用,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经过三个月的考察、论证,便拿着所挣的钱和向朋友借来的共219万元现金,改行成立了重庆万事红钢结构有限公司,并在含谷工业园租下厂房,进行钢材生产加工和钢结构工程建设。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中国新闻网
2018-09-03 15: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