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哈尔滨的“作弊很疯狂”事件上了央视新闻。记者调查显示了整个作弊交易的价格、过程、使用器材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产业链条。 我们很难想象,在国家教委去年底已经宣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哈尔滨的“作弊很疯狂”事件上了央视新闻。记者调查显示了整个作弊交易的价格、过程、使用器材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产业链条。
我们很难想象,在国家教委去年底已经宣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弊将记入诚信档案,直至开除学籍”,并有了“专项整治行动”之后,还会有那么多人甘冒风险作弊或作案。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有相应的收益,就会有人做“积极的冒险”,如果收益巨大,就会有人甘冒违法、甚至掉头的危险。
从考题泄密到枪手盛行和使用通讯器材大规模作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称得上是丑闻最集中的一个考试。有人因此建议取消它,或者不与大学毕业文凭挂钩。以此作为消弭作弊丑闻之道,实属浅薄和自欺。在升学、就业竞争正趋激烈,设定标准、选拔人才不可避免的社会环境下,没有了四六级,也必会生出另一种评判大学毕业生外语水平的替代考试。何况,作弊一旦形成产业化操作模式,便可以轻松套用于任何考试中——只要有一定市场需求、利益回报且所冒风险并不十分巨大的话。即使是在防范最为森严的高考中,近几年不也开始集团化作弊的丑闻频出了吗?没有意外的话,热门的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等,都是作弊产业的潜在市场。
遏制作弊现象的蔓延和产业化趋势,保证考试竞争的公平公正,并非难事,只需要有足够强有力的监督体系和惩戒措施。然而,偏偏在这一点上,有多少地方能够做到?
因为,在整个作弊产业链条上,还有一端十分可疑:地方利益。
有那么多地方政府和学校将升学率、高考状元视为体现地方教育“政绩”的重要标志;四六级通过率,因为全国通行,也被很多高校视为比拼教学水平的一个指标,关乎学校名声,又联系着学生就业。真要落实“严打”,岂非让自家吃亏?在“社会公平”已成了需要努力呼唤、维护的环境中,怀揣着这样的心理活动,监考者如何能对“自家”考场上的作弊严管严查?长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受到纵容的作弊行为才可能滋长、壮大,成为产业。
回忆一下也是由新闻媒体揭发的、很有些骇人听闻的吉林松原高考作弊事件吧。号称最公平最严格的高考,在当地竟然发展到学生考场上公然抄袭、抢夺他人答题卡,考出的所谓“状元”升入北大而被退回的地步。许多人指证当地考试作弊成风,有老师组织,且正向周边地区弥漫。但最终的“严查”结果,不过是抓获若干“不法分子”,查出“违纪考生33人”,得出该市“高考秩序正常”的结论。地方与有关部门的利益与颜面,算是得到了最大的保全。
高举鞭,轻拂下。如此监管、惩戒,谁怕?今年在哈尔滨,明年又在哪里?
从台前到幕后,这样的作弊交易中,人人都是获益者。被损害的,不过是一些无名无姓也无能的“他人”,还有这个叫做“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体系。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