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kennith520”在中山网论坛发帖: 去年高考发生的重庆状元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引起全国舆论哗然。近日,教育部发布今年高考招生工作规定,与往年相比,特别添加了在报名提供材料时要签订诚信承诺书的内容。考
网友“kennith520”在中山网论坛发帖:
去年高考发生的重庆状元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引起全国舆论哗然。近日,教育部发布今年高考招生工作规定,与往年相比,特别添加了在报名提供材料时要签订诚信承诺书的内容。考生在申请报名、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时,须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本人所提供的证明材料客观、真实、准确,承诺参加招生考试时遵守有关管理规定。近年频发的高考舞弊事件的确对高考公平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维护高考公平,树立诚信考风,已成当务之急。让考生签订诚信承诺书,旨在唤醒学生的诚信意识,但是,这有用吗?
网友“超级马里奥”:
我认为签订 “高考承诺书”未必能有成效,因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就像很多贪官在犯罪之前都公开承诺过 “廉洁奉公”一样,纸面上或者口头上的“承诺”并不可靠。但也不能全盘否定了“承诺”存在的价值——在很多时候,签订诚信协议书、廉政宣言之类,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的载体,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引导”和“塑造”,在我看来,这样的形式有比没有好。可以进一步强化考生心里的诚信之弦,我相信,大部分考生会遵守自己的承诺。
网友“妙妙猪”:
既然要求“必须签订诚信承诺书”,那就意味着“如果不签字将取消考试资格”。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名考生,无论是否有作弊打算,无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必须在“诚信承诺书”上“签字画押”,否则,你将失去参加高考的权利和资格。这样一来,势必有考生在违心签字,而违心签字本身就是一种不诚信的表现,用不诚信的心态来签“诚信承诺书”,那岂不成了笑话?
网友“提拉米苏”:
要提高学生的诚信度,首先要完善和加强社会的诚信体系。诚实是人际交流的信用合称。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而不是靠一纸承诺来保证的。这对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来说,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而对道德败坏的人来说,不要说承诺,宣誓都没用。谁听说过自己说自己“没有诚信”的?
网友“心如止水”:
我倒是希望通过签订诚信承诺书激发和强化考生的诚信意识,教育部门推行 “高考诚信承诺”的初衷是积极的;众多考生按照规定签订承诺书,也受到了一种直观的诚信教育。不过,与同其他事项的承诺一样,对诚信报名、诚信考试的承诺也应当发自于考生的内心。一个人无论承诺什么,只有这种承诺是其真实意愿的表达,才能对他产生内在的约束力。如果他是在外在强制性压力之下被迫做出承诺,那么这种承诺很可能是不真实的、违心的表达。如果一个考生原本对自己的诚信怀有充分的信心,那么强制他再承诺一回就没有必要,甚至可能徒增反感;如果一个考生原本缺乏诚信报名、诚信考试的坚定信念,那么,一定要强制他承诺诚信,很可能只会促使他心安理得地说假话,刻意做出虚假的诚信承诺。所以,推行“高考诚信承诺”应当重在倡导、引导,而不应当带有强制性,不能将其设定为报名考试的一道必经程序。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