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以文明信用创评推动农民融资和增收

来源:网易新闻网 2009-11-09 10:03:4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近年来,通过对“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和调查发现,资金缺乏已成为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进而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瓶颈。 特别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近年来,通过对“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和调查发现,资金缺乏已成为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障碍,进而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瓶颈。

    特别是,由于我国的农村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村金融的杠杆作用远没有发挥出来。由于信用的缺失,导致一方面千家万户贷款难,另一方面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却有钱不敢贷。为此,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在改革创新信用管理制度、促进农民增收方面作了尝试,提供了一个模式。通过农村文明信用创评确定农民和农户的信用水平,并以此作为农民融资和增收的可用资本,将诚实守信与农民贷款、致富结合起来,使信用成为农民和信贷机构之间建立稳健信贷关系的保障,从而化解信贷风险,使资金流向农户,为农民增收注入强大动力。这样做不仅能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也有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稳定和社会风气好转,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得到有机结合。

    农村文明信用渗透于农民日常生活和交往中,但大体表现为一种自发的无组织的行为。要让文明信用成为农民自觉的有意识的行动,需要用规范的制度安排进行管理。具体来说,农村文明信用管理促进农民增收的制度应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第一,农村文明信用的内容。主要包括:1、道德行为,具体包括诚实守信、尊老爱幼、赡养老人、男女平等、不搞封建迷信、邻里和睦、不打架斗殴、生活环境健康等等。2、政治法律素质,具体包括计划生育、依法纳税、履行公民义务、热爱国家、拥护党的领导、不参加非法宗教活动、遵纪守法、遵守乡规民约等。3、集体荣誉感,具体包括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事业、为集体发展作贡献、不拉帮结伙、搞宗派活动、维护民族团结等。4、能力素质,具体包括重视科技文化学习、重视子女教育、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有稳定的经营项目等。

    第二,农村文明信用管理的主体。基层党政组织、农民与农民组织、信贷组织是文明信用管理中的3个主体。其中,基层党政组织作为主要管理者和协调者,应通过建立文明信用评价和管理组织系统,动员全体农户投入到文明信用的积累、评价、激励、开发和监督中来。同时,妥善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农村文明信用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文明信用标准、文明信用评价、文明信用教育、文明信用信息管理、文明信用信贷价值开发、文明信用行为督导、信贷诚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等等。

    第四,农村文明信用管理的制度和程序。根据农村文明信用管理中“评定—贷款—使用—促进增收”这一时间序列关系,主要的制度和程序建设包括:1、文明信用评价机制;2、文明信用教育传播机制;3、文明信用的激励约束机制;4、协调机制;5、动员和督导机制。

    另外,信贷机构也要相应设置基于文明信用的信贷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农民文明信用审查机制、信用联保机制、党政与信用社合作机制、信贷资金监控机制等。而在农民的自我管理系统中,则主要涉及个人文明信用的自我管理以及确保信贷资金增收的机制。

    应当看到,用文明信用管理促进农民增收模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效,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致富奔小康,除了要保持基本的农业生产外,都想通过其他多种途径增加收入。有的通过外出打工来增加家庭收入,有的则留在本乡本土,希望投入一笔资金、选择一种致富途径来增加收入。在信贷市场容量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期盼能从基层金融组织获得贷款,解决发展生产或创业的资金缺口。在实物抵押和担保缺乏的情况下,如果个人的文明素质能够成为获得贷款的信用资本,必然会激励农民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更加重视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的积累,追求自身及家庭的文明品牌,维护自身信誉和口碑。

    而农村信用社认同以文明信用为信贷条件,贷款给农民投资生产和创业,其动力主要来源于:一方面信贷资金通过农民的生产性投资会增加农民收入,使信贷资金获得增值,增强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系统化的文明信用管理,控制农民信贷资金的授信,确保资金按时回收,从而控制贷款风险。基层党政组织则能够通过建设农村文明信用管理体系,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农村社会稳定,获得群众肯定,密切干群关系。这样就在基层党政组织、金融机构、农民三个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了合作共赢的内在引力,进而实实在在地推动文明信用管理,促进农民增收制度的成功实施。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规避“隐孕”骗假:应将个人诚信档案全面引入职场


中国经济导报城市社会 2017-11-03 15:53:47

廉租房出租等违规行为将纳入信用平台


新民晚报 2016-06-12 09:53:09

浙江孕妇注射药物现不良反应 药企:非质量问题


澎湃新闻网(上海) 2015-09-21 10:49:30

抄袭作假 纳入信用记录


网络 2014-09-11 15:13:32

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


网络 2014-05-29 10:03:0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